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腐敗難除嗎?盧武鉉醜聞的另一面

http://www.CRNTT.com   2009-05-13 10:28:19  


盧武鉉向民衆致歉
  中評社北京5月13日訊/四川在線日前登載吳強文章“腐敗難除嗎?盧武鉉醜聞的另一面”,文章說,韓國的腐敗問題症結在於裙帶資本主義本身。這一富有“韓國特色”的資本主義模式曾經被普遍認為奠定了韓國“政府主導的大公司體制”基礎、對韓國的經濟起飛貢獻良多;然而,這一體制的另一面,是始於李承晚、樸正熙和全鬥煥等威權下的政治腐敗,包括大公司對政客和政黨的利益輸送,甚至執政黨對反對黨的直接收買;只要裙帶資本主義模式存在一天,這個威權時代的怪物就仍然統治著今天的民主政治,韓國的政治腐敗也就不可能徹底根絕。全文如下:
 
  民主的發展到底能不能遏制腐敗?這個問題,雖然對學術界來說,經過二十餘年的研究已經獲得初步共識,但對許多民主轉型國家或者威權國家來說,仍然是一個每日都須面對的政治追問。而對近五千萬韓國國民來說,這一個月,正可謂生活在如此糾結中。

  自4月7日韓國前總統盧武鉉在他的個人網站上發表書面聲明以來,韓國國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對這位自詡“清廉總統”的前人權律師捲入樸淵次賄賂案非常震驚。4月初,與盧武鉉有著超過二十年私人交情的制鞋業者樸淵次,被韓國大檢查廳中央檢查部以涉嫌向盧武鉉家人行賄600萬美元正式起訴。儘管盧武鉉一再否認這是一樁賄賂,而僅僅涉及“對子女的生活資助及投資”,4月30日,他再次發表書面道歉,表示“羞愧和抱歉”。

  腐敗問題因此再次成為韓國政界和媒體的焦點。韓國報界紛紛以“國家形象腐敗化”、“韓國政治看不見的敵人”等標題,譴責韓國的政治腐敗;現任總統李明博則在4月19日呼籲“徹底終結腐敗”,儘管隨著事態發展,本周,李明博本人的好友“韓聯社”總裁千信一被證實也捲入樸淵次案。

  一個政商勾結的裙帶資本主義原型再次浮現在國際社會面前,分明也在提醒公眾,自李承晚以來的政治腐敗並未隨著民主化進程消失。在樸淵次案之前,類似案件屢見不鮮。2008年,三星總裁李健熙被控建立匿名帳戶向政府官員行賄;2006年,現代集團會長鄭夢九同樣因涉嫌“非法籌集資金”被起訴,翌年被定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