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岸當務之急:共同發揚中華文明

http://www.CRNTT.com   2009-05-17 08:15:25  


  中評社北京5月17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16日登載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所教授蔡逸儒的文章“兩岸合作發揚中華文明”,全文如下:
 
  經查,中國學界對於軟實力的定義、解釋和內涵迄今並無定論,官方特別強調文化面向,認為文化為軟實力的核心,但學界討論則包羅萬象,有政治價值、思想觀念、制度設計、外交政策,甚至討論到軟實力的內涵、如何提升、如何建構、如何運用,目的何在,軟實力到底是互利或零合、中國是否應該外銷其軟實力的影響力、中共的軟實力對中美關係有何影響、北京應否藉此提升其影響力,等等。

  有些大陸學者甚至把國際吸引力、國際動員能力、國際組織建構、能否吸引同盟、如何實現承諾,和平共處五原則、推動多邊外交、海外援助、參與維和部隊、主張和諧世界、和諧社會、內政的改革、經濟的發展、政治的現代化都視為是中國軟實力的一部分。簡單地說,官方強調文化就是軟實力,學者則認為政治力量和操控力量才是軟實力的核心要素。

大陸開始注重軟實力

  一般說來,大陸著名國際問題專家、戰略發展學者都同意,中國要發展王道的精神文明,而非霸道的物質文明,北京發展中國的軟實力應該內外兼顧,要在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明的基礎上培養中國的軟實力,當前中國制度的吸引力不足、合理性不夠、競爭力仍差、大家多半主張不要奢談北京共識或發展模式,以免被視為對美國挑戰,中共的軟實力仍然不足無法與美國競爭,中國大陸應該讓非政府組織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等等。

  整體來看,北京這些年來強調軟實力是有針對性的,消極的一方面是為了回應中國威脅論為主,積極的方面則是希望改善中國的國際形象與影響力,培養一個有利於中國發展的國際環境。當前北京發展軟實力的做法是非對抗性的,避免以倡導社會主義價值觀來取代西方價值觀,避免以所謂的北京共識來取代華盛頓共識。根據研究,中國雖然在主觀上已經理解,對軟實力的發展應有整體規劃,將內政與外交結合起來,但截至目前為止似乎仍未發展出一個全面、一貫的國家軟實力戰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