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際金融危機 美國在幹甚麽

http://www.CRNTT.com   2009-07-03 11:36:30  


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的肇事者是美國
  中評社北京7月3日訊/《證券日報》今天登出湯英牛的文章,談論其“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看法”。作者認爲要想“成功解決問題,首先要正確認識問題;有效應對危機,首先應準確研判危機。”文章内容如下: 

  當前由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國際金融與經濟危機,是一場客觀上由美國無可奈何造成、主觀上包含美國精心謀劃成份的,融經濟戰、外交戰、軍事戰、信息戰、心理戰等於一起的第一次世界金融大戰。對美國來說,這次危機實質上也是應對新興經濟體國家崛起和一些國家挑戰現有國際格局、消除自身泡沫與推行經濟轉型,而不得不經歷的其世界霸主地位的捍衛戰和美元特殊地位的保衛戰。 

  從原因上分析,這次危機直接發源於美國、肇始於美國。對美國來說,爆發這次危機的主要原因: 

  一是美國房產業過度膨脹,因寬鬆信貸而造成大量房產泡沫和其它資產泡沫,金融監管沒有跟上,金融衍生品泛濫,金融領域累積大量有毒資產等。債務信用出現問題、房產泡沫破滅、有毒資產浮現等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打亂經濟社會正常運行,導致經濟停滯衰退,這是產生危機的直接現實原因。 

  二是建立在超強實力基礎上、依賴國際貨幣壟斷和世界霸主地位的超前消費、借錢消費的消費模式,在為美國經濟社會運行提供必要動力的同時,也為其形成“消費泡沫”和國際國內失衡準備了充要條件。隨著美國綜合實力相對下降、世界霸主地位和美元特殊地位受到挑戰等,美國的消費模式更凸顯其不可持續的負面弱點,迅速走入困境,這是形成危機的發展模式原因。 

  三是美國雖然建立了適應現代工業社會的比較優越的現代國家制度。但由於理論形態、價值觀念、環境條件、“路徑依賴”,以及國家制度也非絕對優越等,美國並沒有建立起先進完善的現代國家管理,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未能合理分工、並用並重,“一手硬、一手軟”,以致經濟社會運行失調失控、出現動蕩混亂,這是造成危機的體制機制原因。 

  四是隨著一些發展中國家變革借鑒、收獲後發優勢紅利,石油等資源豐富國家靠出售資源而迅速財大氣粗,以及美國自身由於某些政策不當等,進入本世紀,美國的實力影響相對下降,新興經濟體迅速崛起,少數石油能源富國如伊朗、委內瑞拉等公然向其叫板,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越來越受到挑戰,美國的國家利益越來越受到威脅。總結上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的幾次全球性經濟危機的經驗,為維護自身利益,美國被迫不得不“選擇”這場大戰,這是引發危機的客觀國際原因。 

  從目的上說,美國經過這次危機大戰,試圖達到的目的不外乎在國內與國際兩個方面。 

  就國內方面而言,其最主要的目的:一是希望擠掉大量房產泡沫,消除金融有毒資產,化解經濟社會中的問題風險,實現美國經濟持續健康增長;二是希望通過採取干預措施,扼制消費膨脹,緩解內部失衡,改變超前消費模式,實現美國經濟轉型。 

  就國際方面而言,其最主要的目的:一是試圖削弱競爭國家如新興經濟體國家的經濟實力與綜合國力,解除對美國霸主利益構成威脅國家如向其叫板的伊朗、委內瑞拉等能源富國的挑戰;二是試圖維護美國在國際競爭中的比較優勢,緩解外部失衡,保持現行國際貨幣貿易體系,捍衛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