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吳智鋼:中國應該繼續適度減持美國國債

http://www.CRNTT.com   2010-02-24 09:17:11  


 
  2008年7月以來的1年時間內,正值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和深化的期間,中國大量增持美國國債,有助於加強世界各國之間的合作,共同抵禦金融危機,客觀上也有助於保持美元資產價格的穩定;中國超過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多數是美元資產,美元資產價格的穩定,對中國外匯儲備的保值相當重要。而從2009年中期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都已經基本見底,過多持有美國國債將面臨系統性風險。

  美國債面臨系統性風險

  讓美元貶值是美國政府應對危機的歷來手法。美國為了應對此次危機,採取了“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美聯儲不惜印美元用以購買債券,當前美國政府的債務已經超過了12萬億美元,接近美國GDP的90%,美國政府2010財年預算赤字將至少高達1.56萬億美元,約占美國GDP的10.6%,創出歷史記錄。更值得注意的是,從奧巴馬政府公布的改革計劃來看,美國政府不僅沒有採取對策以縮小財政赤字,而且還將進一步擴大這個赤字。如此龐大的債務和巨額的財政赤字已經使美國國債面臨著系統性風險。

  美聯儲理事、堪薩斯聯儲主席霍恩於2月16日在為預算改革委員會準備的演講稿中警告稱,美國政府“若不在財政領域採取預防性矯正舉措,美國可能會爆發又一場危機。” 杜拜和希臘的主權債務危機已經引起世界各國對債務危機進一步蔓延的憂慮,對美國如此龐大的債務和財政赤字,各國都應該做一些預防性的措施。

  應該繼續減持美國國債

  在本輪金融危機期間,中美之間的經濟表現有著巨大的反差,加上兩國原來就有不同的國情,理論上看,應該採取各自不同的經濟調控政策和貨幣政策。但是,在中國持有巨額的美元資產,要考慮到這些美元資產的保值,並且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和美元匯率的大致穩定的情況下,中國經濟調控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自主權將受到一定的限制。即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將不得不受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影響。

  同時,由於目前在中國外匯儲備當中,美元所占的比重過大,中國央行不得不在國內投放巨額的人民幣墊款,這樣就使人民幣流動性難以得到真正的控制。另一方面,減持美國國債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需要。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央行行長率先公開質疑美元國際金融霸主地位,提出要讓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的目標,與此同時,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悄然提速。在中國外匯儲備中減少美元資產的比重,實現外匯儲備多元化,才有利於人民幣的國際化。

  因此,中國的外匯儲備也應該進行結構性調整。從防範風險,提升中國央行貨幣政策的自主權和靈活性,適應中國經濟的後續發展這些角度看,中國都應該進一步適度減持美國國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