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政府工作報告看市場亮點與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10-03-07 08:32:24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改革向何處去?如何改?中國人需要怎麼樣的共同憧憬凝結到一起?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亮點在於,有社會部分共識體現於報告其中,已經成為或者即將成為具體的施政措施。

  中國經濟的下一步如何發展?答曰: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評論員葉檀文章分析,報告以很大的篇幅提及民生,羅列出在民生領域的投入數據,並在住房、醫療等各個方面提及 “民生”二字。中國正在艱難地建設統籌城鄉的基礎社會保障體系,與此同時,與社會越來越高的戶籍改革要求相呼應,戶籍改革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得到如下表述: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放寬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落戶條件。也就是說,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也就是中國城鎮化的過程,中國的城市化將走大城市輻射、以中小城鎮為主的道路。

  就經濟意義而論,民生領域最重要的是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全國通行的基本社保與戶口自由流轉機制,是建立全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的前提。

  中國的下一輪市場熱點呼之欲出,所有能夠在城鎮化過程中獲得大訂單的行業與企業都是熱點,不管是鋼鐵、家電、水泥或者房地產。而另一個熱點則是高科技產業。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信息網絡和高端製造在內的戰略性高科技產業,被賦予“搶占經濟科技制高點”的重任,決定國家的未來,是政府關心與支持的對象。創業板因此還會有源源不斷的企業上市,規模將越來越大。

  文章稱,讓人遺憾的是,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成為中國的壟斷企業發展壯大的過程。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打破壟斷,強調中小企業發展,但壟斷企業所擁有的資源使他們可以輕易絞殺中小企業的生存土壤,除非政府能夠允許民間資金突破行業天花板,廢除類似於原油進口許可等禁止性措施,同時制定政策讓壟斷企業上繳壟斷稅。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