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吳智鋼:中國應該繼續適度減持美國國債

http://www.CRNTT.com   2010-02-24 09:17:11  


從防範風險、提升中國央行貨幣政策的自主權和靈活性,適應中國經濟的後續發展這些角度看,中國都應該進一步適度減持美國國債。
  中評社北京2月24日訊/減持美國國債,中國的外儲除了可以適度增持歐元和黃金,儲備石油、礦物等資源外,還可以適度儲備主要新興經濟體的貨幣,例如,印度、巴西、印尼、南非、墨西哥等國的貨幣。理由很簡單,這些主要的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遠遠大於全球經濟增長的平均速度,雖然它們的貨幣不排除短期波動的風險,但其隨經濟增長而長期的升值的前景也十分光明。《證券時報》今天登載的吳智鋼文章“中國應該繼續適度減持美國國債”如是分析。文章內容如下:

   中國在去年12月減持美國國債342億美元至7554億美元,而日本當月增持美國國債115億美元至7688億美元,日本超過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我們不必為失去美國最大債權國的地位而感到遺憾,相反,筆者認為,中國應該進一步適度減持美國國債。

  減持美債是適當的操作

  筆者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對於美國國債,中國有關管理當局在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之間這一年半時間內,採取了大幅增持後又大規模減持的兩種逆向操作。

   從2008年7月開始,在大約1年時間內,中國持續增持美國國債累積達3000億美元,至2009年5月,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總額達到創記錄的8015億美元。而這段時間,正是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時期。在這段時期內,歐元、英鎊、俄羅斯盧布的跌幅遠大於美元;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跌幅甚於股市;而中國增持美國國債,不僅回避了上述資產大跌的風險,還可以獲得固定的利息收入。無疑,這是在適當的時機採取的適當操作。

  從2009年6月以來,中國對美國國債總體操作卻是以減持為主。從2009年5月最高的8015億美元至2009年12月的7554億美元,在7個月時間內,中國累積淨減持了461億美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