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如何扮演美國最大債權人

http://www.CRNTT.com   2010-03-17 08:07:50  


 
  從資產多元化來看,能夠對衝未來利率風險的,是美國股票;能夠對衝未來美元貶值風險的,是原油、大宗商品與黃金。事實上,早在2008年年底,我們就提出了讓中國主權投資機構大舉投資發達國家藍籌股的政策建議。當時的具體建議是,選擇財富500強的股票,剔除金融類個股(當時金融行業的風險依然很高),每只股票購買3%-5%。總的投資規模為數千億美元,能夠顯著分散中國外匯資產的風險;而且當時發達國家股票市場估值很低,能夠以較低價格買入。現在,發達國家股票市場指數已經平均上升了40%左右,估值水平大幅提高,盈利空間有所下降。但持有更多的股權資產,仍應成為中國投資者多元化的方向之一。原油與大宗商品固然也是選擇對象之一,但危機後原油與大宗商品價格已經顯著上升。而且原油與大宗商品價格受期貨市場投機影響很大,如果中國投資者持續購買原油與大宗商品的動向為市場獲悉,則投機力量會迅速把價格抬升起來。黃金市場的問題在於盤子太小,即使中國投資者僅拿出1000億美元來購買黃金,也會把黃金炒至天價。

  簡言之,對於一個擁有2.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主權投資者而言,除美國國債和美元資產之外,盡管我們能實施一定程度的多元化,但可供我們選擇的投資機會不多。預計在很長時間內,美國國債以及美元資產,都仍將在中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占據重要地位。

  如何擺脫金融恐怖均衡?

  中國投資者必須承認,我們已經不能徹底擺脫未來美聯儲加息的利率風險以及美元貶值的匯率風險了。中國規模如此巨大的外匯資產所面臨的風險,其實是我們過去所選擇的出口導向發展策略取得成功而伴生的副產品。如前所述,在存量上要進行充分的多元化,是非常困難的。要擺脫金融恐怖均衡,更現實的選擇是雙管齊下,一是在流量上抑制外匯儲備的進一步增長,二是在存量上盡可能地進行多元化。

  要抑制外匯儲備進一步增長,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調整出口導向的發展策略。第一,中國政府應取消在外貿外資領域的扭曲型激勵政策;第二,中國政府應加速國內要素市場價格的市場化,包括利率與匯率;第三,中國政府應該鼓勵中國企業在海外進行直接投資。

  要在存量上盡可能地多元化,可供採取的策略包括:第一,在美國國債內部的多元化。中國政府應增持通脹保值類美國國債與短期國債,減持長期國債;第二,在美元資產內部的多元化。中國投資者應增持美國股票與企業債,減持美國國債;第三,中國投資者應在投資組合中增加其他幣種資產的比重;第四,中國投資者應逐步增持能源與大宗商品的現貨與期貨;第五,中國投資者可逐漸增持黃金;第六,中國投資者可以考慮將降低美元外匯儲備與人民幣國際化相結合。例如,允許外國政府、國際機構與企業到上海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熊貓債券)與股票(國際版),之後允許它們將募集的人民幣兌換為美元後匯出國外,債券到期後再以美元購買人民幣後還本付息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張明(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