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標本兼治 改革收入分配

http://www.CRNTT.com   2010-03-12 11:22:27  


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必將引發社會不安。
  中評社香港3月12日訊/“種種跡象表明,新一輪收入分配改革已如箭在弦。當然,‘漸進式’的改革進程意味著合理調整當前的收入分配不僅需要標本兼治的手段,亦非一夕之功,對此我們還需保持足夠的耐心。”《大公報》今天登出蔡亮的文章“標本兼治改革收入分配”,建議“就中短期而言,收入分配改革應當努力以結構性減稅和打破壟斷行業的高收入現狀為突破口。這些措施雖然不是治本之策,卻可在很短的時期內扭轉民眾對收入分配不公的感受,意義重大。”文章內容如下: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要推進收入分配改革。此前的2月27日,溫總理與網友進行線上交流時就曾表示,要提高居民收入佔國民收入的比重以及個人工資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據媒體報道,國家發改委正在制定的《關於加強收入分配調節的指導意見及實施細則》也將於今年年內出台。

  種種跡象表明,新一輪收入分配改革已如箭在弦。當然,“漸進式”的改革進程意味著,合理調整當前的收入分配不僅需要標本兼治的手段,亦非一夕之功,對此我們還需保持足夠的耐心。

                    分配不公放大收入差距

  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以來,中國的基尼係數始終高於0.4,收入分配不公的狀況比較嚴重。公開資料還顯示,國內收入最高的10%群體與收入最低的10%群體,兩者的收入差距已從1988年的7.3倍上升到目前的23倍。

  收入差距持續擴大,離不開市場化改革的固有影響。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的收入分配格局發生了顯著變化,以往單一的勞動力要素參與收入分配逐漸轉變為資本等要素後來居上的分配格局。一個明顯的例證是,國內勞動者報酬佔GDP的比重從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與此同時,居民的收入來源也從單純的工資性收入延伸至投資、經營等領域。因而,居民收入差距不可避免地呈現出了擴大的勢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