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民工荒,誰在慌?

http://www.CRNTT.com   2010-03-22 13:44:47  


 
從製造到智造

  他和同事們一直致力於向許多人——甚至包括溫家寶、李克強等國家高層——重複一個論斷:鞋業不是勞動密集型的“夕陽產業”,而是一個高附加值的“時尚工業”。

  如何翻過最新的這座山?張鴻的回答是,從製造到智造。

  張是位於東莞的鞋業總部基地的副總經理。他和同事們一直致力於向許多人——甚至包括溫家寶、李克強等國家高層——重複一個論斷:鞋業不是勞動密集型的“夕陽產業”,而是一個高附加值的“時尚工業”。“一雙高檔皮鞋價值七八千元人民幣,但成本只有幾百元,利潤比電腦高得太多了。”張鴻指著自己腳上的一雙歐式皮鞋說,一個人可以幾年只用一台電腦,但穿鞋肯定不只一雙。

  但在幾年前,他們的這個觀點不僅外人聽不懂,就連業內的企業家也不買賬。那時候的老板們只想著訂單,一雙鞋賺幾塊錢就很滿足了,直到現在生意越來越艱難,利潤越來越低,才有更多的人開始思考未來。

  “我們現在跟企業客戶溝通時,更多的是強調企業競爭要轉向‘智造’而非‘製造’。”張鴻表示,所謂“智造”,並不僅僅是品牌和宣傳,更多的是通過市場研發和專業細分而帶來的產品附加值最大化。

  而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和政府都充分意識到了品牌價值的重要性。“今天的107國道兩旁,最多的就是鞋業廣告,而過去幾乎沒有企業做這類廣告的。”張鴻說。(作者: 南方周末記者 黃河 實習生 羅瓊 梅嶺,發自東莞 廣州)


打工縣的“民工荒”——當世界最大鞋企進駐國家級貧困縣

  5萬人的招工規模,10億的年產值,當這個餡餅落到湖北黃石市陽新縣頭上的時候,縣政府忍痛答應了台灣寶成集團的苛刻要求:10年不上稅,土地價格賤價出售。

  不僅如此,縣政府還主動包攬了幫其招工的重任。

  然而,1000元左右的月薪,仍然留不住那些想看外面世界的年輕人。第一期1萬餘人的招工任務,迄今只完成了2500人。

2月27日上午,在猶豫掙扎了三個多小時後,32歲的苟錫梅還是和老公一起,退掉了去廣東中山的長途汽車票。

  苟是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三溪鎮人,她在中山寶元鞋廠打了近10年工。這是第一次,她決定,不再去那里了。

  苟錫梅留在當地新開的一家工廠——寶加鞋廠裡。這家鞋廠與苟在中山的寶元鞋廠同屬全球最大的制鞋企業——台灣寶成集團。

  這個耐克、阿迪達斯、亞瑟士、彪馬等知名品牌的代工商,正雄心勃勃地准備在這個人口不過二十多萬的陽新城,再造一個“小陽新”:計劃招收工人多達5萬!

縣政府的“搶工”大戰

  縣公務員一天兩班倒,在陽新火車站蹲守,派發寶加鞋廠的招工宣傳資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