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良民評級”:鬼子來了?

http://www.CRNTT.com   2010-03-30 11:37:40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良民分級”  最著名的當是元代,全國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等。其實質乃是以種族分級;較著名的還有清代,雖未有成文法規定等級,但有確鑿律例規定“賤民”成分,包括隸卒、佃僕、樂戶(倡優、惰民、九姓漁戶、疍民)、奴婢等。據經君健研究,清代社會的實際結構分為七個等級:皇帝、宗室、官僚縉紳、凡人、雇工、賤民。其實質乃是以職業與血緣混合分級;我們熟悉的還有上世紀6、70年代,“黑五類”(地、富、反、壞、右)的分級。其實質則是以意識形態分級。

   “良民評級”可以休矣!  江蘇睢寧縣政府的“良民評級”可以休矣。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讓公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有尊嚴。而公民尊嚴的前提,正是私權不受公權的侵害,自身的自由也能得到充分保障。 地方政府有責任維護公民的合法信用,卻沒權力衡量和評判公民的私德。如果一個政府以為它無所不能且無所不管,它只會把自己搞瘋,也讓百姓抓狂。
 
來源:搜狐評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