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錢文忠:一本《弟子規》不能包治百病

http://www.CRNTT.com   2010-08-03 13:30:23  


 
  問:《弟子規》播出後,您還會講蒙學其他內容嗎?錢文忠:雖然《百家講壇》也希望我能夠接著往下講,但我會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之內不再上《百家講壇》。接下來就是好好把《弟子規》和《三字經》落實,我自己跑一些地方去做一線的教育工作。比如年底在上海開班教《弟子規》,每一堂課我都會親自講。實際上很多人早就按照《弟子規》來做,比如我剛剛知道,有一批“錢艇”今年報名去玉樹支教。我向他們致敬,他們做得比我好。

  如果我們找不到一本比《弟子規》更好的教材,更短小精悍,更實用,更持久,那我們就應該老老實實、扎扎實實地把這本書推廣開,普及開。

  問:您覺得《弟子規》傳播的意義在哪裡?

  錢文忠:它的意義,如果要用學術語言去描述,我可以寫到誰都看不懂。但是如果說得大家都聽得懂就是很不簡單的:在家裡能夠洗洗碗,爺爺奶奶出去能夠扶一扶;走的時候知道什麼時候讓長輩走前面,什麼時候讓長輩走後面;見到老師知道鞠個躬;孩子不要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名字;在家裡多問寒問暖一句,能夠給父母倒杯茶、擰一塊毛巾。如果中國的孩子都能做到這樣的話,一二十年以後的中國不得了。

  問:但是今天的孩子面對中西文化碰撞,比如很多受過西方教育的人讓孩子直接叫自己名字。

  錢文忠:看場合,過去講在哪個山唱哪個歌,比如你到了國外或者你是在國內西方色彩比較強烈的場合當然可以這樣。但是很多人,比如我碰到你,你就叫我名字,還不客氣地說我有個外文名字。你是不是想跟人彰顯你有西方教育背景?據我所知,老一輩受過西方教育的人,很少這樣做。真正有教養的孩子會知道場合的不同。

  有的人對西方是似通非通。比如西方學校的規矩,我們沒有一個學校做得到。像現在牛津、劍橋吃飯的時候高一年級、矮一年級規矩都不一樣。我在德國留學的時候上課著裝也不能太隨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