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漂白蘑菇事件:寧信小學生 不信工商局

http://www.CRNTT.com   2010-12-06 11:27:15  


 
  新京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嗎?

  何兵:是呀,對方雖然只是個小學生,但他的實驗是在博士的指導下完成的,感覺不大可能作假。看完報道後,我立刻坐到電腦前起草申請書,下午1時就把申請書寄出去了。

  新京報:市工商局在3天時間內給了社會答覆,也給了你們回覆。你們對此表示滿意嗎?

  何兵:在這件事情上,北京市工商局還是不錯的。我們的函發出第二天,他們就在網站和媒體上公布了市場抽查結果。但在公開的信息中,最關鍵的信息還是沒有給出答案。

  新京報:你所謂的“最關鍵”的信息是指什麼?

  何兵:市工商局只是公開了市場是安全的,但一直沒解釋小學生的調查結果為何與他們的抽查結果差距如此之大,我想知道這個答案。

  新京報:想知道答案的目的是什麼?

  何兵:目的很簡單,一是想知道到底市場上的食品安全不安全;第二想引起政府重視,多關注市民的飯桌子、菜籃子。

  新京報:北京市工商局也曾經解釋過,不對孩子的調查結果發表任何言論,是出於對未成年人保護考慮的。

  何兵:這是不對的。從法律上來說,小孩是可以做證人的,他的言談是可以做證據的。童言無欺,就好比安徒生的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大人都不敢說真話,只有小孩子敢說真話。

  新京報:此前你在媒體上說,法大公共決策研究中心決定自己取樣再進行一次檢測。如果這次檢測結果與張皓的結果相近,你會怎麼辦?

  何兵:那我們會把這個結果披露出來,並請工商部門再次進行檢測。

  “把食品安全全部寄托於工商是錯的”

  新京報:有一項針對此事的網絡調查,1100多票相信小學生,只有8票相信工商的調查結果。你覺得為什麼會這樣?

  何兵:有幾個原因導致的,首先是政府公信力下降,以前類似這樣的事件中,政府的做法不是先找原因,而是先掩蓋事實。例如三聚氰胺事件,一直說安全、安全,讓大家放心喝,結果出現問題的企業一連串。如果我參與這個調查,我也相信那個小學生。

  新京報:導致公眾不相信工商部門調查的其他原因是什麼?

  何兵:工商公布的信息公開並沒有澄清人們的疑惑。信息公開不是說你知道什麼,就告訴我什麼,而是應該把市民的疑惑解釋清楚。

  新京報:那你對市場上的食品放心嗎?

  何兵:我今天晚上出去吃涮羊肉,端上來的黑木耳光滑滑的,咬下去脆綳綳的,我當時就感覺這個是不是也被熒光增白劑浸泡過,黑木耳我就沒吃完,打包回來準備找個機會檢測一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