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宋美齡最後30年

http://www.CRNTT.com   2011-01-12 13:48:47  


 
  在韋爾斯利讀三年級時,漢娜嫁給了一位金融家,這段美滿的婚姻持續到她35歲那年,其丈夫因心臟病發作猝死。4年後,漢娜與著名電影家艾倫.帕庫拉結婚,他是電影《殺死一只知更鳥》的制片人,也是《索菲的抉擇》、《水門事件》等名片的導演和編劇。當帕庫拉先生拍攝電影《水門事件》時,漢娜也找到了自己的職業:傳記寫作。雖然沒有受過專門的訓練,但她能自律,極具耐心,且求知欲旺盛。她花了七年時間沉迷於巴爾幹歷史,為的是寫作她的首部作品,瑪麗女王的傳記《最後的羅曼史》,這部作品1985年出版後,好評如潮,多次再版。那時,漢娜早已步入中年。

  漢娜有著天然瀟灑的社交風采與自信,但要想成為一位作家,她仍感覺心虛。她的導演丈夫給了她信念上的強力支撐。 漢娜回憶說:“他給予我足夠的空間去嘗試。那對我而言,是巨大的恩賜。無論成功與否,他都對工作這件事本身保持著敬意。”

  1998年11月,漢娜的第二任丈夫——成就卓著的艾倫在70歲時死於紐約長島高速公路上的一起車禍。那之後,她一心一意投入到自己的創作中。

  為撰寫宋美齡傳,漢娜採訪了很多當事人,並從書信、回憶錄、論文集與公共文史檔案中尋找資料。經過十多年的辛勤努力,《最後的皇后》終於面世,引起強烈反響。書中引用抗戰時長期任美國《時代》周刊駐重慶名記白修德的分析,“國民黨的行止在外表上看似乎很完美,唯錯在領導階層腐敗,秘密政治之殘忍,和無法兌現承諾,吸幹了中國人民的骨血眼淚”,念及宋美齡為何飽受西方教育,卻對丈夫的獨裁統治無任何制約,以至於他的執政黨迅速淪為一個低效而昏聵無能的政府,作者“總不免感覺她離開韋爾斯利之前,並未能真正學到多少關於西方民主精神與政治的精髓,倒是在麻將桌前虛度了許多大好午後光陰”。

  在這本書裡,漢娜也對她的新傳主——宋美齡表達了女性的同情,認為宋美齡作為一位風姿綽約、懷著新思想的新女性,從美國回到中國後,她所面對的時代,依舊將女人視為丈夫的妻子和兒子的母親,她的丈夫早有妻室,在婚前就染有性病,因此她不得不獨自探索生活的方向。
 
  來源: 人民網 2011-01-1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