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虎媽”看我們對教育的誤解

http://www.CRNTT.com   2011-01-29 10:58:40  


 
  但可以說,即使這些狀況也都只是美國教育的表面現象;正如虎媽的中國式嚴苛家規也是表象一樣。作為熟知虎媽家規並運用自如的中國媽媽們,我們並不應該有了虎媽所描繪的所謂“中國式家教”的“成功模式”,就理直氣壯,盲目“拷貝”。首先,虎媽的嚴苛模式仍然是在美國教育理念的大環境下,加之優越的家庭環境,她的個案並無多大普遍性。這讓人想起幾年前一本叫“哈佛女孩劉亦婷”的類似育兒經書,也是火爆一時,洛陽紙貴,但最終能拷貝成功的又有幾人?其次,作為中國媽媽,我們更應深究的是,中國教育究竟缺失了什麼,我們的孩子缺失了什麼。

  舉個例子,也許能對我們的探究有所啟發。

  女兒在美國學校的世界歷史課不久前講到了西方啟蒙運動,老師在簡短的背景介紹之後,便讓二十幾個學生一起做起了遊戲。她給學生假設了一個場景:學生們因輪船事故被困到了一個荒島上,不幸的是,老師全都遇難,二十幾個人必須組織起來開始尋找生存機會。於是討論開始了,老師問,你們要怎麼辦?學生答,首先得選出一個領袖帶領大家行動;又問,一個領袖行嗎?你們認為幾個合適?為什麼?學生們回答熱烈,有選一個的,有選多個的,有說輪流當的。討論深入下去,每個學生都興趣高昂。他們思索著、相互探究這個小社會的生存之路,會出現什麼樣的危險,該怎麼去合理組織,建立什麼樣的規章制度,這些制度會出現什麼樣的缺陷等等。幾次課的時間,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竟然建立起了一個與啟蒙思想家們設計的政治綱領和社會方案相類似的平等、民主、自由、法治的小社會。通過這樣的歷史課,那些抽象的普世價值等觀念從此深入孩子們的心靈。女兒告訴我說,有了這樣的歷史課,國內那些花了無數個夜晚抓耳撓腮、死記硬背的歷史知識竟然一點都記不起來了。

  不管是中國式還是美國式,教育的宗旨和理念應該是共通的,那就是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培養獨立思考和無畏的探索精神,身心健康,快樂成長。作業多不算弊病,怎麼做、做什麼才是關鍵。虎媽以及所有的育兒經都用不著盲目拷貝,每一個家庭教育的成功都只是個案,一花一世界,一孩子一模式,倒是虎媽引發的這場對東西方家教的重新審視具有獨特的價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