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薛理泰:美國是埃及事變的受害者

http://www.CRNTT.com   2011-02-17 09:05:42  


 
  不論如何,塵埃落定以後,讀者或許會發現,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是這次埃及事變的最大受害者。一如下述,美國外交可能在至少四個層面遇到更大的挑戰和壓力。

  第一、美國在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將被削弱。近四十年來,西方世界得以維持中東地區的穩定,正是憑藉持續扶持阿拉伯各國的保守政權所致。近十年,西方針對伊斯蘭教極端組織的反恐怖戰爭,也得益於伊斯蘭教穩健派的呼應和支持。

  在突尼斯、埃及革命過程中,多位阿拉伯國家領導人致電華府,稱美國不能拋棄老朋友,呼籲華府不要支持示威抗議的民眾。最終他們發現在危急存亡之秋則不能仰仗美國的支持,今後要維持執政地位,親美立場不足恃,反對華府幹涉內政甚至反美的立場或許倒能擴大民眾的支持率。

  第二、始自納賽爾,以至穆巴拉克,具有軍事背景的強人政權是唯一可以在埃及抵制伊斯蘭教勢力的力量。歷屆政府均不遺餘力地鎮壓穆斯林兄弟會。如今穆氏政權在兄弟會的強力反制下垮台,足證其原先執行的鎮壓政策之謬誤,則確立了其對立面政治主張的正當性,其勢力益發不可抵擋。

  近年兄弟會改變方針,以合法姿態出現,埋頭於民眾,扎根於基層,舉辦各種慈善、教育、文化活動,終於取得了多數國民的認同。埃及副總統蘇萊曼任情報局長長達18年,自然知道誰才是示威抗議的推手。他開始與反對派談判時,邀約了兄弟會等組織的代表,卻未邀約巴拉迪,耐人尋味。兄弟會動員民眾能力之強,以及西化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對埃及社會並無影響力,於此略見一斑。

  要奪取政權或者至少擴大參政的程度,只有領導層堅韌不拔而又擁有動員民眾的巨大力量的政治組織,方有可能性。在埃及,當然只有兄弟會才有“舍我其誰”的氣慨。日後兄弟會甚至會支持埃及少壯派軍人奪取政權,難免在阿拉伯世界產生連鎖效應,以致成為伊朗再版。繼1979年伊斯蘭革命之後,伊斯蘭復興運動完全可能出現第二次高潮。然則,以武裝鬥爭形式體現的基督教、伊斯蘭教這兩大文明板塊之間的碰撞可能提前浮現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