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成本效益分析——奧巴馬主義淺析

http://www.CRNTT.com   2011-04-06 11:37:38  


 
利比亞行動難以自圓其說

  如果說過去兩年來存在著“奧巴馬主義”的話,他3月28日的講話正是對“奧巴馬主義”宣判死刑。這篇講話不但存在著邏輯思維的矛盾,更是漏洞百出。它說“鑒於軍事行動的危險與代價”美國不會“貿然動武去解決世界的諸多挑戰”,卻又強調在“利益與價值觀念處於險境”時“有責任行動起來”。

  他說:“我已經清楚地宣布,我會毫不猶豫地快速地、斬金截鐵地、單獨地使用軍事力量來保衛我們的人民、我們的祖國、我們的盟友以及我們的核心利益。有時候,雖然我們的安全並不直接受到威脅,但我們的利益與價值觀念是受威脅的。”又強調必須“見義勇為”,更說出“摒棄美國作為領袖的責任,特別是我們對人類的責任就等於背棄我們自己”,與布什奉上帝之命到全球“推廣自由”異曲同工。

  奧巴馬這些豪言壯語和他說的美國在伊拉克曾經“誤入歧途”以及“如果我們企圖用武力推翻卡達菲政權,我們的同盟就會分裂。我們就必得使用地面部隊,或者從空中殺害平民。對我們青年男女的危險就會更大。代價也會更大”擺在一起,人們就不知道他是“鷹”還是“鴿”了。美國言論有人說奧巴馬和布什都是“自鳴得意的道德主義”(smug moralism)的一丘之貉。

  奧巴馬口中美妙言辭不符合地面形勢發展,他講演中洋溢的“制止屠殺利比亞平民”的熱情與射到利比亞的美國火箭毒焰背道而馳。從美、英、法動武的第一天開始就看不到卡達菲部隊對平民開火,而是幹預者猛烈打擊卡達菲的軍事力量(美國國防部估計已損失四分之一),等於片面幫助利比亞內戰的一方。

  在某些戰鬥地點,是反卡達菲的叛軍“屠殺”分到武器後守衛領土的挺卡達菲的平民,美國官員透露:“我們在幕後與叛軍進行艱難的工作,避免為了保護平民而打擊叛軍”。奧巴馬偏袒叛軍也引起人們憂慮,他們中不乏反美“聖戰”極端主義者,國防部長蓋茨堅決反對美國為他們提供武器。

  上自蓋茨、下至各級指揮的美國軍方一直反對這次動武是人所共知的,美國情報部門埋怨奧巴馬不先弄清利比亞內亂的性質、不認真考慮軍事介入的後果、不明確軍事行動的具體目標、不考慮退場戰略就貿然行動。與軍方及情報部門來往密切、素有鷹派形象的《華盛頓時報》對這次動武批評得特別響亮即是旁證。

  該報4月1日署名文章說奧巴馬外交的主要目的是為包括作為西方帝國主義受害者的穆斯林世界的“國際群體”服務,結果會令人看衰美國領導地位,“奧巴馬的反美國主義只能引起我們親密朋友與致命敵人的藐視”,因為這世界誰也不敬重軟弱。

  (作者是從印度退休旅居美國芝加哥的華人學者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1-04-06)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