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除了美債,別無可“買”

http://www.CRNTT.com   2011-07-29 09:26:09  


   
美債典型依賴症   
   
  3萬億的外匯儲備,除美國外任何一個經濟體難消化

  綜上所述,中國超過3萬億的外匯儲備,除了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最大的負債消費國,任何一個經濟體都難以消化,即使中國有意分流外匯投資,也難找到第二個有如此容量的、安全的金融投資市場。儘管國內近年來要求拓展外儲投資渠道的呼聲不斷,但現實是中國的外匯儲備除了交給美國之外,並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因為這裡的利益收益穩定,流動性強導致債券變現成本低,甚至在金融危機時,大量資金在美國市場避險,壓低收益率的同時推高未清償美國國債的市場價格,從而給國債持有人帶來資本收益。 

  今年連續兩個月增持美債,“長債換短”降低風險

  美國財政部最近公布數據稱,中國5月份繼續增持美國國債73億美元,持有的美國國債已經達到1.1598萬億美元,仍是美國最大債主。而這已經是中國連續第二個月增持美國國債。有分析認為,在各國外匯儲備不斷增加的壓力下,尤其當外匯儲備達到相當大規模的時候,各國的投資渠道有限,所以被迫選擇美國國債。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則注意到中國外儲目前“長債換短”的特點,控制增量,即用到期的新錢購買短債,這被認為是中國在不得不依賴美債的前提下降低風險的無奈選擇。

  大量出售美國國債無異於“金融自殺”

  另一個重要的假設是,如果中國的投資者大量出售美債會發生什麼,情況顯然並不樂觀。一旦中國開始減持美債,這很可能引發其他國際債權人跟風的羊群效應,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急劇上升。但中國投資者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出售所有的美債,那些留在中國投資者手中、尚未來得及出售的美債將遭受顯著的資本損失,這無異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金融自殺。此外,中國投資者拋售美債引發美國國債市場價格下跌,當價格下跌至一定程度上,覺得有利可圖的買方將會開始接盤,減債行為的衝擊還是會維持在一定水平上。 
 
  美國兩黨關於債務上限的爭吵基本上已淪為政治作秀,中國並沒有必要對放在別人口袋的錢過度擔憂,因為放在自己枕頭底下或許更不安全。至於,為什麼非要揣著這麼一大堆錢?那則是關於“國富民窮”的另一個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