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薛湧:駱家輝需挑戰中國式的種族主義

http://www.CRNTT.com   2011-08-24 12:01:49  


 
  然而,許多中國人還按照老黃歷生活。這裡有多重原因。首先,自鴉片戰爭以來長期屈辱的歷史,使中國人有著嚴重的“受害者情結”。雖然現在中國已經成為國際秩序的受益者,中國人還習慣從受害者的角度想問題,似乎凡事都是中國受欺負。中國人在西方生活也肯定會被欺負。第二,這種受害者情結,刺激了“大中華沙文主義”的傲慢,乃至對於中國人選擇在別的國家生活感到難以接受。1996年的一次國際學術活動,我親眼看見一位來自中國的教授,無法理解一位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裔博士生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中國人歧視海外華人

  我那時在美國學習剛兩年,對兩頭的心態多少都有些理解:中國開放不久,即使是這位常出國的教授,見到的第二代華裔美國人也不多,不能想象一個頂著中國姓氏、黃皮膚的年輕人怎麼會覺得自己不是中國人。第二代華裔,在常青藤很集中,我已經接觸了不少。他們在美國土生土長,不會說中文。而且他們長大的時代中國比較封閉,父母不會像我們這代人一樣帶著孩子到中國過暑假,中國認同就更少。更不用說,他們那代種族歧視比現在厲害得多。他們一天到晚抗議白人不把他們當美國人。所以,有時你如果流露出他們不是美國人的看法,他們會很不快。我當時坐在兩人中間,直接感受到了氣氛的緊張。還好,什麼都沒有爆發。大家的教養都很好。但是我還是出了身冷汗。

  不過,這種好教養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有時中國式的種族主義會以最赤裸裸的方式爆發。以下是央視著名主持人楊銳的微博:“五年前,我去美國使館採訪美國前司法部長,遇到長得很醜的一位二鬼子,她搬了一張巨大的沙發給部長,她的美國主子,而只給我擺了一張小椅子在對面,靠,我像個被告席上的,當時就跟丫翻臉了,我說你必須給我找來一樣大小的沙發,她說沒有,後來我堅持把五星國旗放在我身後,我是一個大國的主持人。”

  根據這位“大國主持”的自我介紹,他是“04年央視十佳主持人,英語頻道唯一金話筒最佳主持人,創辦Dialogue和Global Debate,並主持New Money”,可見其影響力。在美國住過幾年的人都知道,如果美國哪家電視著名主持人敢這麼對華裔說話,肯定立即丟掉工作。但是在中國,這種對黃皮膚的歧視則一直暢通無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