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的真貴族——譚嗣同

http://www.CRNTT.com   2011-09-13 14:58:01  


 
  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詔告天下,宣布變法;8月21日,譚嗣同應召抵京,“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議新政;9月21日那拉氏發動政變,囚禁光緒皇帝,大肆抓捕維新領袖,歷時103天的戊戌變法宣告失敗。

  “嗣同聞變,竟日不出門,以待捕者”,並力勸梁啟超出亡日本:“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有招後起。”日本使館願提供“保護”,被譚嗣同慨然回絕:“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9月28日,“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譚嗣同,與林旭等其他5位維新志士於北京宣武門外菜市口英勇就義。

  譚嗣同非為一人之江山,而是為天下蒼生求自由、謀幸福,“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雖千萬人,我往矣”;“我自橫刀向天笑”:譚嗣同氣吞萬里如虎的豪邁,實為華夏第一人傑,這顆劃過暗黑夜空的流星,留下一道異常耀眼的軌跡,引導、激勵著一個又一個不自由、毋寧死的熱血兒郎。

  ■ 跳出兩種假貴族的互動

  寡頭與精神貴族的互動

  然而可惜的是,譚嗣同這樣的真貴族畢竟少見,多得是寡頭與精神貴族的互動。這種互動,就是老百姓說的那種“不當官時罵貪官罵得最凶,一當官比誰都貪”的現象。

  也就是說,有些人失勢時是精神貴族,一得勢就變成寡頭:失勢時是高玉寶,一得勢就成了周扒皮;失勢時是阿Q,一得勢就成了趙太爺;被人整時哭天搶地,整人時聲色俱厲;被套牢就說黑幕重重,賺到錢就誇形勢大好;退休回家抱孫子後是“炮手”,在位執掌權柄時是庸官……

  精神貴族和寡頭這兩種假貴族,其實是一類人,這類人眼裡只有自己的既得利益,他們的態度游移無非是隨著利益變化而變。二者都是打著高貴旗號的的淺薄之徒。

  淺薄不是罪過,但只有淺薄的民族沒有希望

  淺薄不是罪過,從既得利益出發也屬人之常情。要求人人具有貴族精神更無異於重演“道德淨化”的歷史悲劇。一個正常社會裡有個別“開寶馬打人”的紈絝子弟不奇怪,有個別只會在電腦屏幕前唱高調的“良心家”也無傷大雅。

  但倘若一個社會都是這兩類人,這兩類人還都冒充貴族,而人們還對前者暗自羨慕、對後者明著推崇,那麼我們的社會還怎樣進步?因此至少在這個意義上,少些寡頭和精神貴族,多些貴族精神,在我們的社會中培養起一種超越既得利益,捍衛社會正義的高貴品質,應當是十分重要的。當然,貴族精神不等於貴族(應當說是寡頭)制度——一種賦予少數人以特權的、可惡的過時制度,但在中外歷史上,最早抨擊貴族(寡頭)制度的那些時代先覺者往往不正是貴族階層中人(正如譚嗣同)嗎?看來真正的貴族精神,倒是實現消滅貴族(寡頭)制度的鬥爭所不可缺少的呢。

  □ 結語:亘古不磨,片石蒼茫立天地;一巒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濤。

  (來源:騰訊評論《今日話題》2011年9月12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