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香港乃兩岸和平發展重要樞紐

http://www.CRNTT.com   2012-03-28 00:23:12  


 
   兩岸新格局下香港樞紐大有作為

  總結60多年來港台關係穩健、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不外乎有三個方面:

  (1)大陸因素。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百業待興,中國共產黨和中央政府高瞻遠矚,從中國國情出發,確立了符合香港實際的對港政策,當時還未想到後來港台關係的發展,更未想到香港會成為兩岸人員和經貿往來的重要橋樑。但客觀上,中央前瞻性的對港政策,為兩岸關係和港台關係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香港回歸實行一國兩制,中央同樣充分考慮到港台關係的歷史、現狀和未來,從穩定、繁榮香港全局,從維護台灣同胞在港切身利益,從最終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以人為本、以誠為信,精心制定了處理“九七”後香港涉台問題的政策,簡稱“錢七條”,並以此認真貫徹、落實到港台各項交往交流的事務中。

  (2)香港因素。從1997年7月1日回歸那一天開始,香港特區政府認真執行一國兩制方針,按照香港《基本法》和“錢七條”穩健、務實處理港台關係,幾度大幅簡化台灣居民來港手續,延長在港停留期限。2011年9月1日起,持有台胞證的台灣居民免簽注到香港的期限,由過去7天増至30天。2011年12月30日最後兩天傳出利好消息,《香港與台灣間航空運輸協議》在港完成簽署,從2012年開始,除了已在飛航的桃園、台中與高雄機場,以及仍未開放的台北松山機場外,台灣各城市機場將全面開放申請定期包機往返香港,而目前每週雙方各約170個航班及1700噸貨物運力,將增加到超過200班次,貨運量將增加到超過3000噸。2008年至今短短三年多時間,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在港先後會見江丙坤、胡志強、郝龍斌等多位來訪的台灣重要客人。香港特區政府已有現任政務司司長林瑞麟(原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等多位高官赴台參訪。

  (3)台灣因素。港英時期(香港回歸前),港台關係相對獨立於兩岸關係以外。回歸後的港台關係,成為兩岸關係的特殊組成部分,其好壞與兩岸關係大氣候密切相關。尤其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期,蓄意攻擊一國兩制,港台關係受到兩岸關係波及,受到“兩國論”和“一邊一國論”的影響,港台關係一度相當冷落。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從島內民意希望港台關係穩定,期待台灣在港的利益得到維護,在制訂對港政策和推動港台關係方面,釆取了客觀面對、務實處理的態度。2009年1月1日起,台開放港澳中資企業員工赴台觀光;同年2月25日起,放寬港澳居民赴台停留、居留時間限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