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鮮為人知的北平和平解放真相

http://www.CRNTT.com   2012-07-21 10:36:42  


 
  由此可見,雖然傅作義已經開始轉變態度想與中共和談,但毛澤東認為如果不消滅傅作義的軍隊,傅作義恐怕沒有真正的誠意。但傅作義想和談說明其暫時不想離開平津南下,而這正中毛澤東下懷,毛隨即命令東北野戰軍出關南下包圍平津,解決蔣介石的中央軍和傅作義的嫡系部隊。 

  12月14日,西路解放軍各部分別占領南口、宛平、豐台、通州、黃村、采育鎮,切斷平津聯繫,完成對北平的包圍,17日又攻占石景山和南苑機場。至20日,東路解放軍先後占領唐山、軍糧城,鹹水沽、楊柳青、楊村等地及張貴莊機場,堵絕了傅作義系統的海上退路。同時,12月初傅作義發現東北解放軍南下後,急令他的主力部隊第三十五軍回撤北平,但被解放軍包圍於河北新保安。12月22日解放軍攻克新保安,三十五軍兩個師被全殲,軍長郭景雲開槍自殺。自己的嫡系主力部隊被全殲,傅作義基本失去了和談的資本。23日,傅作義向毛澤東發出了求和的電報: 

  “毛先生:(一)令後治華建國之道,應交由責方任之,以達成共同政治目的。(二)為求人民迅即得救,擬即通電全國,停止戰鬥,促成全面和平統一。(三)餘絕不保持軍隊,亦無任何政治企圖。(四)在過渡階段,為避免破壞事件及糜爛地方,通電發出後,國軍即停止任何攻擊行動,哲維現狀。貴方軍隊亦誘稍向後撤,恢復交通,安定秩序。細節問題請指派人員在平商談解決。在此轉圜時期,盼勿以繳械方式責餘為難。過此階段之後,軍隊如何處理,均由先生決定。望能顧及事實,妥善處理。餘相信先生之政治主張及政治風度,諒能大有助於全國之底定。”(傅作義致毛澤東電(12月23日),《北平和平解放前後》,第51頁。) 

  儘管是求和電報,傅作義仍然在政治上和軍事上作出了一些要求,想為自己爭取一定的政治和軍事地位,這必然不能為毛澤東接受。 

  (二)傅作義想與中共組建聯合政府,保留自己的軍隊,均被拒絕

  傅作義的嫡系主力被全殲,他開始真正考慮和談了。坐擁數十萬軍隊,傅作義為其個人計,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提出了想與中共平起平坐的條件,但被中共一一拒絕。 

  1、傅作義建議“成立聯合政府,軍隊歸聯合政府指揮”;毛澤東:“不要使陰謀得逞”

  1948年12月17日,傅作義首次與中共接洽和談時,所提條件之一即“確定傅作義通電全國、宣布和平解決的時機,建議成立聯合政府,傅參加聯合政府,其部隊交聯合政府指揮。”。(《平津戰役》,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第177頁。)1949年1月13日,鄧寶珊在與林彪等人的談判中,又一次轉達了傅作義關於聯合政府的主張。(《羅榮桓年譜》,第677頁)聯合政府本是中共用於打破國民黨一黨訓政制度的口號,現在傅想用此口號反制中共以求與中共分權。 

  其實,聯合政府的想法是有背景的。早些時候,曾有美國記者就美國國務院對中共的政策放風稱:“美國國務院現政策之中心,在於如何在新的聯合政府中造成一有效的反對派,以抵抗中共力量,美國則在某種方式下承認新的聯合政府,恢復與中國貿易,對新中國投資,以此方式分化中共統一戰線,竭力支持聯合政府中之非共產分子。美國承認聯合政府的條件是政府的構成須為美國可接受者,聯合政府得承認美海軍、陸軍在上海、青島等地的基地權”。這個消息引起毛澤東的警惕,1948年12月初,毛批示說:“此種陰謀必須立即開始注意,不要使美帝陰謀在新政協及聯合政府中得逞。”(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10、411頁。)這就是說,還在傅提出這個問題之前,毛就已經對聯合政府的問題產生警覺了。 

  而據王之相回憶,傅作義提出這一政治條件是有人教的:“有人向傅將軍建議,作為和平解決北平的條件,要提出成立‘華北政務委員會’,即由中國共產黨和各界人士,以及志願參加的國民黨人士組成一個聯合委員會,保留傅作義的現有部隊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共同維持治安。據說這是為了‘緩和國內戰爭,防止國際戰爭’的暫時辦法,將來如何,要看局勢而定,如能達到國共合作,就成立統一的聯合政府。”(王之相:《傅鄧馬會談與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戰役親歷記》第340~341頁。) 

  對於傅作義的這一條件,中共基本上是完全拒絕了。12月19日,劉亞樓與傅方代表交談時明確表示:“發通電成立華北聯合政府,目的在於傅先生及其軍隊參加聯合政府,我們絕不接受。”[詳細]毛澤東在1月15日為林彪、羅榮桓草定了一封措辭十分嚴厲的對傅作義的書面通碟,並致電林彪說:“北平城內成立聯合機構一點,似乎仍有和我分享政權之意。因此仍須將致傅通碟交與傅方代表。”(《毛澤東年譜》(下卷),第437頁)

  最終,雙方決定“過渡期間,雙方派員成立聯合辦事機構,處理有關軍政事宜。”而1月29日,北平聯合辦事處召開籌備會議,中共代表葉劍英對傅方代表郭宗汾明確表示:“此機構是在前線司令部指揮下的工作機關,不是政權機關。”葉建議改名為“北平聯合接交辦事處”。(《彭真年譜》上卷,第530頁)加上接交二字,這就從形式上和性質上都否定了任何分權的可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