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導演謝飛:東京退賽是毀中國形象

http://www.CRNTT.com   2012-11-09 14:36:14  


 
  謝飛:所謂“預售10萬場”就是這10萬場子都讓老板給買了,讓公司群眾去看,這麼算下來一億票房。這些計劃都是在退賽的會上宣布的,你把票房計劃和退賽放一塊,不是炒作是幹什麼?所以我才得用這個方法讓大家去看“愛國電影”的結論。如果不是炒作,為什麼不低調的像別的兩部片子及早通知對方,協商退出?為什麼要趕在18號公開宣布退出,而且還宣布你偉大的發行計劃,這事實擺在那,不是你說不是炒作就不是炒作。

  而且董文潔今年9月份才加入。卻要掛總發行人的頭銜。這種現象在影視圈也極其普遍。 

  問:您說的這種“濫掛頭銜”的現象普遍到什麼地步?

  謝飛:中國現在所有的影視作品,出品人,監制,發行人,製作人,少了得20個,多了30、40個,全是各級領導,八竿子打不著的都要掛名,這是非常不好的一個風氣。得榮譽,他們要,如果這個片子出了問題,我認為這些掛著監制,掛著出品人的人沒有一個人敢擔責任,都說我不知道,而且這些掛名的各級的監制,出品,有的人都要錢的。 
 問:已經掛名了為何還要錢?

  謝飛:有很多是要錢的,這我也了解不少,我的意思就是影視圈受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只不過沒人敢捅破。比如說現在影院發行,為了發行好就得給這個電影院送禮,送錢,然後影院還瞞票房,有媒體爆出至少有15%的票房被各個影院發行商們瞞掉,這就是現在電影院的現狀。這種做法充滿了這種銅臭氣和謊言這些東西,我為什麼不能批評,我批評了就是窩里鬥?批評了就是演戲?我認為大家應該擦亮眼睛。

  問:您為何選擇堅持做小眾的文藝電影?

  謝飛:我策劃監制《萬箭穿心》,不是今天才做。這些年我也接觸了不少中國電影創作,特別是近十年,市場被香港通俗娛樂的影片控制,盲目的學好萊塢,中國電影優秀的傳統已經喪失了。我們回想一下從30年代的《馬路天使》到40年代的《一江春水向東流》,文革後謝晉導演的《芙蓉鎮》,我們第四代的《老井》等等,都是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傳統,用電影表現我們的民族的歷史和文化。

  如果我們一味的追求票房,娛樂至上,會把中國電影的傳統丟失殆盡。從09年我開始抓一些小製作的文藝片。中國電影的還有一個傳統,就是強調它的文學價值,大量的好電影都是改編自成功的文學作品。無論是從《紅高粱》,《霸王別姬》,包括我自己的《香魂女》,《本命年》。所以我留意抓一些好的作家的小說,然後組稿。現在我們完成了三部(這樣的電影)。

  問:您不擔心投拍這種電影,會收不回投資嗎?

  謝飛:這三部電影,一個就是方方的《萬箭穿心》,一個是《向陽坡傳說》。還有一個崔健老師的《藍色骨頭》。這三部戲今年基本都拍完了,而且前兩部都通過了審查。

  這些電影,我希望它們是低成本。因為眼前商業市場上,完全是娛樂至上,文藝片是很難有票房的,甚至都進不了影院。比如說去年《鋼的琴》上映,只有600萬票房,比如說今年的《神探亨特張》,在上海電影節也得了獎,很多評論也認為它是貼近現實的,好像也就2、300萬的票房。

  問:商業盈利和品質之間,您選擇怎麼平衡?

  謝飛:如果成本高了,回本就非常難。所以我做這些電影的時候,不是為了高票房,而是為了品質。包括最近張藝謀自己也說,應該拍一些現實主義的東西,不能盲目的轉型,被金錢俘虜。

  當然它終究是一個商品,你必須要考慮到市場出路,所以我們都事先和電影頻道合作,每個劇本都經過電影頻道的三審通過,希望電影頻道收購,這樣能回一半甚至一半多的成本。影院是第二步,但也有可能放棄這塊。(文/艾玲)

  原題:謝飛:退賽東京電影節是砸中國電影的牌子 

  來源:2012-11-06 12:41:00 中國青年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