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戳破《1942》里的偽歷史

http://www.CRNTT.com   2012-12-12 14:08:11  


 
  入陝豫災民,陝省府設法救濟 1942,12,1
  
  豫省災情志略 1942,12,1

  [洛陽各界救災工作競賽展期至本月十日](要聞簡報) 1942,12,3

  豫災棄嬰,捐款救濟 1942,12,4

  [傅作義捐款萬元救濟豫災](要聞簡報) 1942,12,5

  豫災救濟,洛陽各界熱烈響應,米幹主教來渝籌賑 1942,12,7

  救濟豫災,政府撥一萬萬元,衛立煌等發起擴大募捐 1942,12,8

  河南之災,災區來信痛陳饑荒 1942,12,10

  災民遷徙耕地荒蕪,豫省當局規定代耕辦法,並籌措平糶基金及糧食 1942,12,10

  [災荒嚴重民食困難,豫省府通令禁止釀酒](要聞簡報) 1942,12,11

  救濟豫災,美援華會派員赴豫,主持發放該會賑款,陝省府撥款收容災童 1942,12,13

  豫災民相率流亡,每日到洛陽達數千,過去四個月已配送十二萬人 1942,12,14

  救濟豫災,農行趕辦第二批災區款貨,甘全省捐一日所得賑豫災 1942,12,15

  洛糧價上漲,賑災款已募四十餘萬 1942,12,16

  前線將士同情豫災,X戰區官兵節食助賑 1942,12,18

  豫省募款救災,年底可望達五千萬元,鹿邑上蔡災情益嚴重 1942,12,19

  救濟豫災,魯山縣獻糧薪,各省紛紛捐款 1942,12,20

  [新疆墾業銀行及山西省府均寄款救豫災](要聞簡報) 1942,12,21

  蔣介石軫念豫災,令在隴海沿線設粥廠,豫建廳籌劃明年春耕 1942,12,28

  豫槍決污吏 1942,12,29

  豫戰區官兵賑災,每月自動減食兩餐,蔣介石特電嘉獎 1942,12,29

  [陸軍某師某團,絕食一日賑豫災](要聞簡報) 1942,12,30

  國際友人協賑豫災 1942,12,31


  重慶《新華日報》當時在國統區公開發行,其刊登的內容,和重慶《大公報》一樣需接受國民政府新聞檢查機關的審查。但這40多篇關於河南災荒的報道,沒有一篇遭到封殺處罰;《大公報》遭到處罰後,到1943年6月,據筆者不完整統計,重慶《新華日報》對河南饑荒的報道數量,至少還有80餘篇,具體篇名及報道日期,恕不再以列表一一羅列。所謂國民政府不讓媒體報道河南大饑荒,顯然不實。實際上,無論災前災後,對河南饑荒的報道,政府從未有過限制。《大公報》停刊三天,不是因為它報道了災荒,而是因為它抨擊了政府。

  《大公報》被處罰之前與之後,對河南災荒的報道同樣從未中斷

  或許僅以重慶《新華日報》為例,對部分讀者而言說服力還不夠。畢竟這是一份共產黨的報紙。但即便是被停刊三天的《大公報》,在被處罰之前,實際上已有不少對河南饑荒的報道,這些報道也未受到當局的封殺和處罰。下面是筆者對該報1942年河南饑荒報道的一份不完整統計:

  洛陽喜雨,豫購陝糧救災 1942,9,12

  豫請振代表昨謁徐部長 1942,9,15

  行政院決議救濟豫災 1942,9,30

  視察豫災(張繼、張厲生奉派赴豫) 1942,10,1

  救濟豫災;豫槍決污吏 1942,10,2

  宣慰豫災民 1942,10,7

  查勘豫災 1942,10,8

  查勘豫災,張繼等由洛出發 1942,10,25

  豫災民移墾 1942,10,29

  宣慰豫災,張繼等返抵西安 1942,11,5

  振濟豫災,中央將再撥款急振 1942,12,3

  豫省積極救災,籌平糶基金,向富戶借糧 1942,12,10

  振濟豫省災民 1942,12,28

  豫省災荒目睹記 1942,12,28

  天寒歲末念災黎 1942,12,28


  值得一提的是,《豫省災荒目睹記》一文對河南災荒嚴重程度的披露,絲毫不遜於後來王芸生為之配發社評而惹禍的《豫災實錄》,該報道里有諸多慘烈的饑民死亡案例,譬如“在宣城,一陳姓滿門五六口由家長迫令長幼同時食砒霜自殺,在服毒後,鄰居概不往救,且曰:‘早死,少受罪!’”王芸生也為該報道配發了社論《天寒歲末念災黎》,但因未曾抨擊政府的戰時政策,兩篇報道均順利登出。1943年2月2日被停刊三天後,大公報實際上仍在繼續報道河南災荒,據筆者所見,其報道至少持續到該年6月20日,當日刊發了張高峰的前線報道《災後話農情——河南新麥登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