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 
紀念5.12:四川地震重災區回訪錄

http://www.CRNTT.com   2009-05-12 19:47:06  


 
  中國防震減災工作開展以來,已實現了多次有減災實效的地震預報。1975年海城地震的成功預報,至少減少了近10萬人傷亡,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作出的具有減災實效的地震預報,大大增強了人們戰勝地震災害的信心。

  對此,陳運泰認為,儘管人類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主要是靠經驗性的方法預測地震,從科學的角度尚未認識地震孕育發生的規律,“經驗性的地震預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要實現地震預測,就不能停留在經驗性預報的階段,還要研究、弄清楚地震發生的內在規律。

  作為長期從事地震學和地球物理學研究,並在地震波理論、地震震源理論和數字地震學研究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陳運泰去年曾作過多場有關汶川大地震的學術報告和關於地震的科普性報告。

  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人們常把地震預測比作盲人摸象。而在他看來,地震預測研究、地震研究遠不如盲人摸象。盲人摸象,還能“摸”,而地震學家只能在地球表面(在許多情況下是在占地球表面面積僅約30%的陸地上)和距離地球表面很淺的地球內部,用相當稀疏、很不均勻的觀測台網進行觀測,利用由此獲取的,很不完整、很不充足、有時甚至還是很不精確的資料來反推地球內部的情況。地球內部是很不均勻的,也不怎麼“透明”,地震學家在地球表面上“看”地球內部連“霧裡看花”都不及,何談盲人摸象?

  “但我們了解和認識地震預報的困難是為了克服困難,找到難點,以便對症下藥。困難不能作為放鬆或放棄地震預測研究的借口。正是因為困難,才需要有地震學家去攻堅。因此,地震工作者要迎接挑戰,知難而進,這是我特別希望加以強調的。”陳運泰說。

  一批重大科研項目啟動

  徐錫偉告訴本刊記者,這一年中,除了到震區進行地震地質調查、考察收集資料外,他和他帶領的研究團隊還承擔了兩個大的科研項目:一是《汶川地震斷層及發震機理》。這是由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台灣李國鼎基金會分別資助、兩岸正式開展的第一個有關汶川地震的重點科技合作項目;二是財政部專項《全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活動斷層地震危險性評價》。該項目的順利實施將有力推動我國震害防禦能力建設,並為地震科學研究提供基礎支撐平台。

  據介紹,全球地震可分為板塊邊緣地震和板塊內地震兩大類。而地震災害絕大部分來自板塊內大陸地震。我國大陸地處印度板塊、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相互作用的交接部位,發育著眾多的具有發震能力的活動斷層,地震活動頻度高、震級大,地震災害嚴重。歷史上記錄到的絕大多數破壞性地震與這些活動斷層密切相關。大量的震例表明,活動斷層不僅是產生地震的根源,而且地震時沿斷層線的破壞最為嚴重,人員傷亡也明顯地大於斷層兩側的其他區域。溫家寶總理曾指出:“從土耳其、台灣地震造成的損失分析來看,科學規劃城市建設、保證城市安全、抗禦地震災害迫在眉睫,首先要加強探明城市地下活動斷層的分布及其危害性評估工作。”

  鑒於活動斷層與地震災害之間的密切關係,以及我國大陸嚴重的地震災害現實,活動斷層填圖與探測及其地震危險性評價工作日益受到重視。2006年頒布的《國家防震減災規劃》提出,要“繼續推進活動斷層調查,實施中國大陸活動斷層填圖計劃,編制1:50萬數字化中國大陸活動斷層分布圖、1:25萬主要活動構造區帶活動斷層分布圖和局部重點段落的1:5萬活動斷層條帶狀填圖”。

  徐錫偉告訴本刊記者,隨著上世紀90年代後期一系列大地震的發生,美日等國政府清楚地認識到活動斷層在減輕地震災害方面的重要性,相繼實施了與活動斷層相關的減災項目,試圖通過對有潛在發震危險的活動斷層的調查與探測,更合理地進行國土規劃和抗震設防,減輕城市可能遭遇的地震災害損失。

  在活動斷層研究領域,中國存在明顯差距:由於過去對活動斷層的危害性缺乏充分的認識,並受各種條件的制約,中國尚未有計劃地、系統地開展大比例尺活動斷層填圖與地震構造探測工作,對活動斷層的分布缺乏全面了解,對其發震危險性沒有作出科學的評價,沒有對全國範圍內最新獲得的非常有限的活動斷層基礎數據及時匯總;現有的成果難以編制中國大陸活動斷層分布圖,供國土資源規劃和國家制定各種減災對策使用;缺乏相關活動斷層基礎數據庫及社會服務系統,不足以為政府和社會利用,造成公共資源浪費。

  徐錫偉認為,通過《全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活動斷層地震危險性評價》這一為時5年的科研項目的實施,不僅可以填補我國在活動斷層領域的研究空白,還可以使年輕的科技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得到鍛煉,培養一批博士、碩士等專業技術人才,為防震減災事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寶貴的人才儲備。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搞地震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持之以恒、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但同時也應在政策層面提倡和鼓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多路探索;應真正摒棄學術偏見,形成科研合力,共同為中國的地震科研事業作貢獻。

  《瞭望》新聞周刊獲悉,中國迄今已建立了1200多個地震監測台站,布設了總長度達數萬公里的流動測線,建立了近萬個群眾業餘監測哨,覆蓋全國、現代化的地震觀測網絡初具規模,有關地震的一系列研究項目業已陸續啟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