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 
紀念5.12:四川地震重災區回訪錄

http://www.CRNTT.com   2009-05-12 19:47:06  


 
  李宗浩說,發達國家應對災害的醫學救援,不僅僅是醫學技術,還有搶險救災技術等。美國採用的是消防、醫療和警察系統聯動的綜合救援。其救援電話只有一個911,不像我們有110、119、120、122、999等,緊急情況下,你只要撥打911,接聽方就會根據需要或單獨安排救護車,或安排救護車和消防車同行,或安排救護車、消防車、警車同時出動。其消防車的功能也不只是救火,而是救災救險,消防車一般都配有緊急醫療器械,車上人員也經過醫學培訓並獲得相應的專業證書。

  李宗浩說:“國內一些大醫院的急診科能力很強,對院內急救的經驗也很豐富,但災害常常是發生在醫院外的各種各樣的現場,對於這些天災人禍的考驗,我們如果還只是把希望寄托在醫院的急診科,那麼其理念、技能、裝備和運作機制等是無法滿足現代急救的需要的。”

  普及急救知識

  “值得反思的還有預防文化的缺乏。社會往往認為救人是醫生的事情,以為自己能做的就是及時向急救中心求救,公眾的急救知識普遍欠缺。”李宗浩說。

  李宗浩的親身經歷使他明白,美國人之所以能在“9.11”事件中處亂不驚,與其日常獲得的救援理念、知識、技能和救援訓練、演習等關係密切。

  “他們非常強調‘第一目擊者’的概念。我曾在休斯敦的一家餐館裡遇到一位客人突然倒下,現場‘第一目擊者’——服務員馬上撥通911,救護車在4分鐘後趕到。在這4分鐘裡,服務員立即對其實施心肺復甦的基礎急救,這為隨後的搶救奠定了成功基礎。”

  他說:“心源性猝死的最佳搶救時間,僅有寶貴的4~7分鐘,最多不過10分鐘。錯過了這幾分鐘,效果劇減,再好的醫生往往也無力回天。而這種緊急狀況,往往不是在醫院,而是在機場、在餐廳、在家中、在路上等醫院外的各種地方發生,因此,是否錯過一條可以挽救的生命,常常要看‘第一目擊者’是不是進行了及時有效的急救。”

  “在美國,餐館、民航等公共場所的服務人員必須持有心肺復甦技能(CPR)證書,一旦顧客出現狀況,能保證其在第一現場就能得到有效救治。”

  李宗浩說,急救最基本、最重要的目的在於救命,而救命最重要的技術就是心肺復甦。以心源性猝死為代表,最及時、最有效的搶救,可以概括為四個“早”,即早期通路(撥打急救電話)、早期心肺復甦(“第一目擊者”施救)、早期心臟除顫(專業急救人員施救,或由“第一目擊者”在有條件的現場施救,進行體外自動心臟除顫即AED)和早期高級生命支持(專業急救人員應用救護車等專業急救裝備施救)。

  對此,李宗浩認為,當前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增強急救意識,把急救知識、急救技能,特別是心肺復甦技能向社區、向社會普及,讓“第一目擊者”實施真正意義上的搶救。然後,積極構建我國的城市急救網絡,包括給救護車以規範、基本的裝備,尋找好的機制讓其接到求助電話後也能在4~7分鐘抵達現場。

  “我國急救車的設備在城市比較先進,但在大部分地區還較落後。除了經濟條件的因素,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人還只是把救護車當做單純的運送病人的工具,沒把它當成搶救危重病人的場所——一個移動的急診室。”

  此外,目前急救中心的理念和運行仍未能擺脫“醫院模式”,以致相當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僅僅被投放在醫院。“你可以設想,一個大城市如不建立完善的急救網絡,急救半徑過長,擁堵的交通、遙遠的路途,會吞噬多少生命。”

  啟動救援護理學研究

  李宗浩還呼籲推動救援護理學的研究。他認為,醫學救援如果離開了護理學的理論和實踐,將難以承擔其使命,難以有效地開展工作,發達國家的專業急救人員往往包括護士。

  在他看來,“救護”一詞本身就明確地涵蓋了急救和護理兩層含義。在突發事件的醫學救援中,維持並恢復生命的基本搶救技能就是心肺復甦技能。在該項技能未能在社會中普及的現實情況下,具有職業護士資格的護士,可以說是進行此項搶救的主力人員。

  此外,災害事故的現場醫學救援常常包括奔赴傷病員的集中點、難民營等進行巡診醫療。這些傷病員的傷病情況一般比較明朗,但人數眾多,急需及時進行各種創傷急救護理操作,包括軟組織損傷、燒傷的清創處理,保持呼吸道通暢等。

  另外,幸存者還需要護士的心理支持。“即使在異國他鄉、語言交流困難的情況下,護士的天使形象和護理操作也會給傷員心理帶去安撫和支持。”

  一位投身救援事業多年的醫務工作者告訴本刊記者:“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都希望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能有一本指南在手上指導我們如何行事,但災害往往只是相似,不會相同,我們唯有以日常科學訓練的不變應對災害的萬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