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商業香港的又一面

http://www.CRNTT.com   2011-04-13 09:57:17  


香港
  中評社北京4月13日訊/“四天下來,感覺在香港每個階層的人皆能有尊嚴的活著。另外,發達的社會設施與制度建設,給予市民多渠道的精神與物質救濟渠道。相比起來,香港市民的生活不大會與快速發展的現代化脫節。”光明網今載訪港學者李躍華的文章“商業香港的又一面”:

   以前通過影視傳媒了解的香港,是個工作節奏快、生活壓力大的商業城(600306,股吧)市。這次四天訪港,和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進行了正式和非正式的座談,參觀了一些香港比較有歷史意義的地點,覺得香港別有一番美麗:生活壓力沒有那麼大,城市生活沒有那麼糟糕;相反,喧鬧中還帶著幾分塵世生活的溫暖與快樂。

  成熟發達的社會建設

   無論在香港的老街,還是高度商業化街區,都能看到很明顯的或傳統、或現代社會設施。

  在香港一處老街,短短不到兩公里的街道和拐角處,有三家層次不等的民間養老院。這是現代社會步入老齡化的必需,但不是任何一個社會都能提供和完善的。日本、台灣、香港雖然早已步入老齡社會,但是他們有發達的社會養老設施,所以他們目前至多是“青年勞力缺乏”問題。而大陸這方面才剛剛起步。這塊如果做的不好,不僅僅是面臨用工荒,可能還將面臨老齡化養育問題。

  在香港的地鐵走道裡,經常見到香港的一些社會組織的廣告。比如共濟會求助電話的廣告,老年慈善組織的廣告。其中,有一個老年慈善組織的廣告很溫馨感人,“腦退化不可怕,只要有愛就不可怕”。

  沒想到香港有這麼多社會組織提供物質和精神救助工作,舒緩、放鬆人的壓力,為市民提供第三方的援助。難怪,我在香港幾天,並沒有感覺香港人壓力有多大、工作節奏。也許,與發達的社會建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