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葉檀:中海油漏油事故中的三宗罪

http://www.CRNTT.com   2011-07-06 09:46:42  


  中評社北京7月6日訊/東方網今天登載資深財經評論人士葉檀的文章“中海油漏油事故中的三宗罪”,文章指出,越來越多的可怕事故,背後是體制環境與自然環境劣質化,對利益永無止境的追求沒有受到公眾利益、社會利益的嚴厲約束。當我們面對5倍以上的海洋養殖地擴張只能換來1倍多的收益時,應該聽到公眾的哭泣,應該感受到社會的憤怒,應該對日後社會運作高成本保持戒惕之心。南方网今天社论“中海油漏油事故受害者利益应得到维护”则表示:作为手握海洋资源专营权的庞大企业集团,中海油即便是在行政处罚中被认定“不承担责任”,因这一事故所可能导致的一切善后问题,责任还是无以推脱,也必须承担。

葉檀:中海油漏油事故中的三宗罪
 
  把喪事當喜事辦,把污染事故當作意志體現的良機,某些企業此類悲喜劇層出不窮,從松花江到大連到今天的中海油渤海灣漏油事故,均是如此。發生漏油事故的蓬萊19-3油田位於渤海,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和美國康菲石油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合作開發。(詳見今日早報A35版)此次漏油事故有三宗罪。

  首先,國家海洋局與地方政府、企業運作不透明,官僚色彩重。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6月4日、6月8日兩次接到康菲石油公司報告,稱在蓬萊19-3油田海面發現少量油膜帶、發現海底溢油點,隨即組織專家分析,並命該公司開展自查。6月17日上午,該油田C平台發生小型井湧事故。康菲石油當日停止所有平台作業。事故發生過程中的約見、通報、處理,均在體制內運作,公眾知情權如同神話。

  這並非第一次,據披露,去年5月,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南海一號”鑽井平台就發生過溢油事故。在中海油和政府部門的新聞發布中,無從尋覓此次事故蹤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