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葉檀:最大危機是權貴仍在絞殺市場

http://www.CRNTT.com   2011-01-11 09:02:24  


房地產是權貴腐敗的重災區。圖為被判無期徒刑的原上海市浦東新區“炒房區長”康慧軍,其擁有14處房產。
  中評社北京1月11日訊/“權貴在絞殺中國培育中產收入階層、培育內需的努力,200元的最低工資上調比例與動輒數億元的財產性收入兩者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當腐敗以令人瞠目的數字滲透到最低行政等級時,我們只能得出權貴絞殺市場的結論。”知名財經觀察員葉檀昨天撰文“最大危機是權貴仍在絞殺市場”: 

  此文回答一個揮之不去的疑問,為什麼我如此看好中國經濟卻不敢對中國未來抱有過多的樂觀?

  一言以蔽之,權貴資本導致財富鴻溝越拉越大,尚無制服權貴貪婪之胃的致命武器。這無關經濟,有關經濟體制。

  中國的市場腹地夠大,消費群體夠多,前三十年已經積累了巨額財富,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每年固定資產投資在25%左右,中國需要可以大幅度左右澳礦與澳元漲跌,中國央行的緊縮政策可以影響亞太股市漲跌,2009年開始三四線城市房價直線上升——可惜的是,所有這些無法構成足以構成足以讓市場健康發展的中國模式,甚至,有沒有中國模式都讓人懷疑。

  政府主導的經濟模式並非中國特有。經濟史家格龍申科通過對南歐與東歐的研究,指出在市場經濟的初期政府對於深度參與經濟,更別說中國這樣一個從計劃經濟脫胎而來的社會。

  政府主導市場在計劃經濟模式與市場初期的經濟體中大範圍存在,這並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因。同樣由政府主導,中國經濟在1949後的前三十年與後三十年截然不同,前後三十年的不同之年在於,政府與市場之間形成了互相制約、互相促進的空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