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曾俊華:與美元掛鉤制度對香港最有利

http://www.CRNTT.com   2016-01-23 00:02:21  


 
  貨幣和金融市場波動

  國際貨幣環境的變化亦值得我們留意。美國聯儲局在去年底終於落實貨幣政策正常化,是自2006年以來首次加息。而今年利率上調的速度將會溫和,但是最終加息步伐取決於經濟數據,會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

  歐洲和日本經濟增長欠缺動力,通脹長期低於目標,兩地央行於上月分別擴大和加強貨幣寬鬆措施,進一步突顯它們與美國聯儲局在政策方向上的顯著分歧。

  回顧過去幾年,歐元區自從前年央行擴大資產購買計劃之後,歐元兌美元從高位下跌約20%,日元兌美元在安倍政府推動經濟改革下,回落約30%。大幅貶值的匯率減低了兩地對進口的需求,不利環球貿易,打擊亞洲不同經濟體的出口。

  由於主要央行背道而馳的貨幣政策,預料會令環球金融市場、匯率和資金流向持續大幅波動,增加全球經濟的下行風險,新興市場會首當其衝。近幾個星期美元走上,部分新興市場貨幣再度受壓,國際金融市場亦出現震盪。美國開始加息後,美元兌其他亞洲貨幣近日普遍呈強勢,若情況持續,有關撤資潮或者會再度出現,再次考驗新興市場的承受能力。這方面我們要加倍留神。

  內地保持平穩增長

  去年,內地經濟增長6.9%,與官方7%的目標相符。近期環球需求不振,作為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內地經濟增長也出現下行壓力,在嚴峻複雜的外圍環境下,內地經濟今年相信會面對更大的挑戰。

  我認為大家無須對中國經濟的前景感到太過憂慮。儘管中國經濟增幅有所減慢,但是增幅仍然高於發達國家的增長,仍然貢獻全球經濟增長的30%,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面對周邊新興市場提供大量低廉的勞動力,內地製造業在低增值的環節上競爭力自然會有所下降。國家正在積極推動改善經濟結構和增長模式,從投資和出口主導,轉型至以消費帶動經濟發展。在過去一年,消費帶動GDP增長4.6個百分點,對整體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2/3。

  我們可以預期,中國不斷增加的中產階層所釋放的強大內需和消費力,會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另一道強勁的動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