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山西王”閻錫山

http://www.CRNTT.com   2010-07-18 11:36:14  


 
  跑來跑去,守不住“沒奈何碉”

  1945年8月9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國共兩黨曾在重慶簽署“雙十協定”,即停止內戰,長期合作,建設新中國。閻錫山大為不滿,他在剛剛結束的上黨戰役中吃了大虧,損失了13個師。

  閻錫山認為中共的優勢主要在於政治,善於宣傳,因此始終視為勁敵:“天下少有比共產黨會說的,翻過來折過去都有理。”

  1946年,國民黨再次發動內戰時,閻錫山與胡宗南聯手,向山西解放區進攻。當時他推行“兵農合一”政策,雖然描畫得很好,但壓得民衆喘不過氣來。當時流傳的歌謠“兵農合一聚寶盆,村裡跑得沒了人”,“編組抓丁真真好,地裡長的全是草”,“編村村長兵販子,害得媳婦沒漢子”,大致講出了民意。兵農合一最終導致農村經濟衰敗,許多農民棄田離家,有的跑到解放區。

  戰場上傳來的消息也越來越糟。閻錫山開始亂了陣腳,他在梁化之策動下展開了“三自傳訓”、“返幹團”等白色恐怖,殺人無數,推著他進一步失掉民心,推著他的王朝走向墳墓。

  一位當時進入太原的美國記者說:“任何人到了太原,都會對數不清的碉堡感到吃驚,高的、低的、長的、圓的、三角形的,甚至藏在地下的,構成了不可思議的嚴密火網。”

  太原周圍修建了大約一萬個碉堡,樣貌跟閻的性格一樣複雜:一層到多層不等;材質有磚、石、鋼筋水泥;形狀有人字形、十字形、圓形、三角形、六角形、寶塔形;功能有殺傷碉、伏地碉、警戒碉、側射碉、好漢碉、半徑碉;有面向四周的、面向兩側的、反向射擊的——名為“沒奈何碉”……這些都是他坐在家裡,用文明棍在地上畫出來的。

  “這完全是他幻想的產物,並非可行。”但凡軍事工程軍官對這些古怪設計提出意見,閻就會大發脾氣。

  太原四大要塞攻防戰,是國共戰史上最慘烈的戰事之一。東山上的每一個據點、每一座碉堡都經過了得而複失、失而複得的殘酷過程。一塊面積不大的陣地上,每天都要承受至少800門火炮的輪番轟擊。陡坡上已經沒辦法修建工事,只能用屍體堆積掩護。閻錫山的部隊攻勢猛烈,防禦頑強,幾近瘋狂。徐向前的部隊無論兵力還是裝備都處劣勢,官兵流血犧牲,前赴後繼,晝夜厮殺。

  戰鬥接近尾聲時,徐向前舊病複發,胸部因大量積水劇痛難忍。他躺在擔架上不肯撤後,前綫官兵的巨大傷亡令他心寒。戰事稍稍平息之後,東山上各主要陣地焦土達一米厚,戰死的官兵屍體交錯叠摞。此戰,閻錫山部損失兵力萬餘,徐向前部傷亡8500多人。

  身邊人描摹1947年以後的閻錫山:“如熱鍋裡的螞蟻,團團亂轉,每天拄著手杖,幾個衛士跟著,一會兒到參謀處,一會兒到作戰組,內北廳、外北廳、中和齋,跑來跑去——這是他想問題時的習慣;此時更形焦急,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面色黧黑,眼眶深陷,性情變得粗暴,逢人便罵,對衛士稍不如意,舉杖便打,不僅拿公文請示的參謀、參事,怕與之見面,能避則避,就是伴隨他的五妹子閻慧卿,這時也收斂了。”

  有一次,閻錫山特地招見美國駐太原的新聞記者。桌上擺著500小瓶毒藥水,門外停著一口棺材,閻錫山對記者說:“咱閻某決心死守太原,如果失敗,咱就和咱的幹部們飲此毒藥,同歸於盡。”還令侍從給他物色一個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人,隨身帶槍,事到臨頭將他打死——“這個任務非日本人不能完成,你們是無勇氣下手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