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智效民:西安事變的另類解讀

http://www.CRNTT.com   2010-08-21 11:39:45  


 
  第二天一早,《消息報》和《真理報》在顯著位置刊登西安事變的消息,並認為這是張學良和汪精衛合作的結果。這讓蔣廷黻感到莫名其妙。他知道,汪、張的政治見解根本不同,“汪不惜任何代價換取日本和平,而張則希望立即對日作戰。”但是他不知道,由於通訊不暢,在扣押蔣介石的問題上,有關方面並沒有向蘇聯請示。因此才出現這種蘇聯大水衝了中國龍王廟的局面。不過從這一消息中,蔣廷黻還是發現蘇聯當局非常反對張學良的行動。 

  在南京政府的催促下,蔣廷黻只好硬著頭皮去拜訪蘇聯外長李維諾夫。他向對方表示:“張學良及其同黨都很信任蘇聯”,如果外長能夠有所表示,對事變的解決很有幫助。聽到這話,李維諾夫立刻擋了回去。他說:“蘇聯政府與張之間沒有任何關系;蘇方所能做的只有報道事變的真相。”李維諾夫還抱怨說,蘇聯的友善意圖非但未被接受,反而招來懷疑。為此,他已命令蘇聯駐華大使向中國政府提出強硬抗議。 

  幾天後,蔣廷黻再次拜會蘇聯外長。這一次李維諾夫的表現更加憤激,並再次聲稱蘇聯政府與張學良沒有任何關系。當蔣廷黻指出“張是第三國際所孕育的統一戰綫分子”時,他咆哮說:“我們不是第三國際的主人……莫斯科對第三國際的行動不負責任。”蔣廷黻對此深感無奈。 

  西安事變最終是在斯大林導演下解決的,蔣廷黻說當時他並不知情。多年後反思這一事件,他根據自己對蘇聯的認識得出如下結論:西安事變促成了中日之戰提早爆發,這正是蘇聯所希望的。為什麼說蘇聯希望在中日之間爆發戰爭呢?因為這一戰爭消除了日本進攻蘇聯的可能。相反,如果按照張學良們的想法把蔣介石殺了,就可能讓汪精衛上台,從而導致中日兩國結盟。這樣一來,日本就會進攻蘇聯。因此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斯大林對西安事變非常反感,這也是蘇聯為什麼要把張學良與汪精衛等同起來、為什麼願意援助中國抗戰的根本原因。西安事變之後,蔣廷黻根據宋美齡的吩咐,通過外交途徑把作為人質的蔣經國從蘇聯要了回來,因此有人說這也是西安事變的一項幕後交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