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你了解抗戰嗎

http://www.CRNTT.com   2010-08-19 12:33:03  


 
  為什麼中國會出這麼多的漢奸?

  國內也尚未有相關研究結論,儘管關於漢奸頭目的描摹和史料諸多,卻罕有人對這個群體進行整體研究。

  之所以這段歷史研究成為空白,樊建川認為其中牽涉許多複雜的問題。

  “誰是中國的漢奸研究專家?沒有!如果非要找,大概就是我了。”樊建川自信一笑。

  2008年12月,樊建川應國民黨之邀前往台北參觀訪問時,和連戰聊起“漢奸”話題頗有共鳴。連戰特別提到,台灣今日的許多事情與日本殖民統治形成的“皇民化”思想有關係。

  從沒有“漢奸”後代主動上門

  一些人對於“漢奸”問題有時候所持的某些曖昧態度,近些年來表現為給一些主要代表人物“翻案”。流行的觀點認為應以個人生存為最重要需求,從對個體生命的尊重出發,則“漢奸”的選擇也不那麼不可饒恕。對此,樊建川表示無法贊同:“你為個人的生命考慮,但是以更多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已經超越了底限。”

  事實上,樊建川在收藏文物的過程中感受到,儘管人們口頭上逐漸放鬆了對於忠義觀念的要求,但內心裡還是深埋著與之相關的榮辱觀。“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辦博物館這麼多年,不知道多少八路軍、新四軍、國民黨,甚至戰俘、勞工本人或後人來找我,要給我提供資料,捐獻實物,但是從來沒有一個人來找我說:‘我爸爸是汪精衛的團長’‘我舅舅是陳公博的秘書’。”

  即將於“漢奸館”裡展出的近八千件文物,沒有一件是樊建川從“漢奸”後人中直接買下的。它們要麼來源於文物市場,要麼收購自日本的資料館或舊貨市場。

  “參加過淞滬會戰、台兒莊戰役的國民黨兵,不管在‘文革’時怎麼被批鬥,也覺得自己是在為民族而戰,千方百計都要把當時的抗戰獎章、中正劍保存下來。但是偽政權、偽軍的人呢,首先在抗戰結束後國民黨政府時代就得自我銷毀證據,新中國之後更要銷毀,等於經歷了雙重銷毀。”樊建川感慨,作為一心想要建專門博物館的收藏者,這無疑給他的工作增加了難度。

  此外,民間看到的寶貝容易得,而進入大拍賣行的東西則令他望塵莫及。汪精衛、鄭孝胥、胡蘭成的字畫、給日本人的信札,在嘉德拍賣行等拍賣中,一件可以賣到幾十萬,樊建川很難支付如此高的費用,“我真是不明白為什麼‘漢奸’的字會這麼受人追捧,這些收藏家買來做什麼呢?原本都是應該進入‘漢奸館’的罪證啊!看得人覺得心酸。”

  如今,溥儀為首的東北偽滿政權、“漢奸”王克敏為首的偽華北政府、梁弘志的“中華民國維新政府”、汪精衛的南京國民政府,樊建川都已尋找到翔實的文獻和實物資料。但持續時間較短、影響力較小的內蒙德王偽蒙政權和冀東自治政權兩部分仍然匱乏,這幾乎成了樊建川久放不下的兩塊心病。

  他寄望建立“漢奸館”能引發人們對這個話題的更多關注和思考,並借此平台吸引更多有識見、有歷史責任感的人主動找來,提供更多歷史資料。

  他又決定不管有怎樣的爭議,還是要把名字確定為“漢奸醜態館”,以此表明自己的態度。並想好到時要在出口處樹個牌子,在諸多物證展覽之後警示人心:不做漢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