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痛哉,百萬抗戰烈士下落成謎

http://www.CRNTT.com   2010-08-26 09:57:04  


 
  難免許多人以戎馬倥偬、戰事繁忙、敗仗較多、打完就撤、無暇統計為由,為不能安葬、精確統計戰死者開托,這種理由顯然十分牽強。據悉,哪怕是中共抗戰的平型關大捷至今也沒有詳細的犧牲數字和名單,許多八路軍烈士屍骨多年前還在荒郊野外。平型關究竟陣亡多少八路軍竟然成為今天軍事專家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個謎團,實在令人嘆息。 

  青山有幸埋忠骨,戰地黃花分外香。有名的將軍都有重要地位,忠骨會被隆重安葬,可是那些無名烈士誰願問津?他們站起來是一片天,倒下時是一座山。從關注有名的犧牲者到關注無名的戰死者,更體現了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細致入微的人道精神和生命理念。 

  如果說戰爭索賠問題能否解決主要取決於日本方面的反省和懺悔意識的話,那麼抗戰烈士遺骨的尋找和名單認定完全是我們自身的任務。前者關係到對於戰爭傷害者及其遺屬的心靈和物質的撫慰,後者關乎犧牲者的尊嚴和肯定,更是一項惠及全民精神品格的一件大事。我們可以看到,越是發達的國家的戰死者身份越是清晰。即使找不到屍骨,名字是存在的;即使沒有名字,屍骨是被妥善安置的。 

  美國經常在全世界尋找戰死者屍骨,《拯救大兵瑞恩》更是體現了美國人的生命價值觀和理念。日本也是盡可能地詳細記載士兵陣亡的時間地點經過。比如1934年日軍戰死名册《滿州事變關東軍紀念寫真帖》中記載:“步兵第七十六聯隊陸軍步兵營長清水口鬆二,昭和8年6月3日,吉林省德惠鄉騎涉場戰死。”時間地點人物交代得一清二楚一目了然。而在現在的吉林德惠,人們對於抗戰烈士知之甚少,躋身400位左右全國旅級以上抗戰犧牲將領中的王光宇、胡乃超、陶淨非三位德惠籍英烈往往也只是專家學者們關注。 

  靖國神社安放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在歷次戰爭中250多萬陣亡者的詳細名單,每年都有戰死者遺屬和右翼分子前來參拜。筆者王錦思還去過日本靖國神社附近的祭祀戰死者的千鳥淵公墓參觀。日本將海外發現的35萬具無名日軍官兵遺骸都收葬於此,每年都有首相和其他皇室成員、政府高官前來祭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