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中國製造業大量企業倒閉陷入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08-12-16 00:05:23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林江教授建議說:“面對全球金融海嘯,企業首先要保持冷靜,首先要弄清楚企業出現困難是源於什麼,是金融海嘯還是企業本身的治理結構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轉型畢竟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而應該是經過慎重思考之後得出的結論。”

  在無法控制外部環境的時候,只有重視和苦練管理內功,才能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和適應能力。換句話說,這次危機對東莞經濟來說,未必全是壞事。

  儘管危機可能會變成東莞經濟升級的契機,但政府在這個時刻應該保持清晰的思路,雖不必過於樂觀,但也不至於過於悲觀。林江教授認為,目前各級政府出台了密集的政策,可能有些慌亂,“政府在目前的關鍵時候應該慎重從事,在病因不明的情況下,如果在同一個時間出台太多的政策,一是企業的 ‘身體機能’可能承受不了,二是不同的藥可能會相互抵消其影響,效果事倍功半。”

  繞不過去的體制矛盾

  企業的倒閉原因多樣,對於是什麼造成了東莞目前的經濟困難,人們也衆說紛紜。但在這些背後,關於東莞行政體制方面的深層次矛盾卻鮮有人提及,而正是東莞獨特的行政區劃結構蘊含的內在衝突,使東莞的產業結構出現了“小、散、亂”的格局,轉型困難。

  作為地級市的東莞就直轄4個街道和28個鎮,中間未設區。這種行政區劃在全國僅有東莞、中山、三亞這三座城市採用。這種體制的好處,在東莞得風氣之先、港台商人紛至沓來後被發揮到了極致,市、鎮、村和組四輪馬車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開足馬力,從而出現了“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局面,如今東莞的32個鎮街都步入了“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排行榜”。

  通常,人們把這種體制下形成的經濟模式稱之為“諸侯經濟”。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林江教授將其特點概括為行政體制集權、經濟體制分權,其原因是東莞的鎮街政府要為其轄區的居民提供公共服務,包括教育、醫療、社會治安等,而相關的費用支出主要來自於鎮街財政而不是市級財政。因此,鎮街的政府對於其轄區內的經濟事務有很大的自主權和發言權。

  這種行政區劃體制在東莞的早期發展中功莫大焉,但也蘊含著很多弊端,各個鎮、村和組各自為政,缺少必要的統籌和規劃,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格局混亂和重複建設的現象。尤其到了今天,在東莞面臨建設用地短缺和環境污染壓力重大的情況下,這種行政區劃的缺陷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早在2006年下半年,東莞市就成立了專題調研小組,加強對行政區劃的研究。但兩年多過去了,官方並未採取任何有實質性的舉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