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 從脫亞入歐到疏美親華

http://www.CRNTT.com   2009-12-23 11:30:51  


日本“天皇”的破例,被視爲“疏美親華”的信號。
  中評社香港12月23日訊/“日本天皇明仁‘破例’會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日本引起巨大的政爭,而國際觀察界普遍認為:這是日本現政府向華表示友好的強烈訊號。”《大公報》今天登出王道博士的文章“日從脫亞入歐到疏美親華”,文章內容如下: 
   
  按照日本皇室法規,日本天皇只會見到訪的國家元首,而且,必須在一個月之前提出申請。日本的禮儀承襲中國《周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特別是官場,絲毫不含糊。

  在現任首相鳩山政府的推動下,日皇明仁“打破以往慣例”,高規格會見習近平副主席,以向華示好;但是,執政三十八年的親美反華的政黨自民黨,則攻擊取代它執政的民主黨,利用天皇搞政治活動。

         “脫亞入歐”並無修成正果

  “一葉知秋”,鳩山領導的民主黨,上台不到三個月,已經與中國高層有三次直接對話。不久前,內閣成員傾巢出動訪華;而自民黨執政三十八年,只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二十次直接對話,日本這二個大黨的對華態度,已十分明顯。不少人將之概括為:日本政府正在由“親美反華”的“脫亞入歐”戰略,轉向“疏美親華”的“脫美入亞”戰略。

  “明治維新”(1868-1911年)後,日本迅速強大起來,認為老邁的中國,已再無可學習的東西了,中國的儒家經典,已經不能使日本再發展了,因此,轉向歐洲取經,學習法國的自由主義、英國的法治精神、德國的國家主義。這些發源於歐洲的理論,與本國的武士道精神結合起來,成為“大和精神”。其後,進一步蛻變為軍國主義,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妄圖滅亡中國,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可見,日本“脫亞入歐”並無修成正果。

  戰後日本在美軍的佔領下,實行“間接統治”,日本變成美軍的馬前卒、反共反華的前哨基地,至今全國仍然遍布美軍基地。日本人民要求美國撤走基地的呼聲,要求徹底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強烈要求,一直以成千上萬人上街示威遊行的方式進行著。日本上下一直想擺脫美國的控制,成為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然而,這只是奢望。

  日本人要求“疏美”,但卻被美國緊緊控制。為了達到目的,唯有作戰略大調整,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實行“親華”路線。自民黨執政長達三十八年,在幾個月前被親華的民主黨取而代之,這一轉變,成為日本走上“疏美親華”的轉折點。

  新上台的民主黨黨魁鳩山,親口要求國家主席胡錦濤支持他提出的“東亞共同體”構想,很明顯是要借助中國的力量,擺脫美國的控制。但是,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明確表示,要重返亞洲;奧巴馬總統自稱“太平洋總統”,聲稱美國決不放棄亞洲。日本在可見的將來,不可能擺脫美國的控制。“疏美”只能循序漸進。首先是建立與中美兩個大國的三角等邊關係,在“親華”的路上加快步伐。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