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如何構建中日合作的長期框架?

http://www.CRNTT.com   2010-01-11 11:03:46  


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
  中評社北京1月11日訊/上海《第一財經日報》今天登載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戰略室副主任薛力文章《如何構建中日合作的長期框架?》,文章認為,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只能列為東亞共同體建成後再予以吸納的對象,日本應該放棄推行低效乃至不切實際的“10+6”模式,以“10+3”為基礎,與中國攜手,充當東亞整合的雙發動機。只有如此,才能建立起中日合作不斷深化的長期框架。全文如下:
 
  近日,日本《讀賣新聞》報道稱,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計劃今年6月出席上海世博會“日本日”,在上海逗留期間可能順訪南京。如此行成行,他將成為二戰後日本首位到訪南京的在任首相。儘管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平野博文隨後對此予以否認,但中日關係近來顯然在穩步前進。

  過去兩個月,中日雙邊高層互動頻密: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國防部部長梁光烈、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在25天內先後造訪日本,在此期間日本則派出630人(包括143名民主黨國會議員)的超大型代表團訪問中國,媒體稱小澤一郎把“半個國會”帶到了中國。人們難免會問:這是否意味著,中日雙方正在走向進一步的總體合作?

  國家間的合作大致上可以分為經濟、文化、政治與軍事四個方面。目前的中日兩國,經濟上的合作已經達到互相依賴的程度,中國已成為日本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對外投資首選地,日本則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第二大外資來源國。中國對日投資也在不斷增加。全球經濟危機會促進雙方的經濟依賴進一步加深。

  在文化合作領域(包括教育、科技、藝術、媒體等),除了日本對於高技術轉讓控制比較嚴外,總體上中日雙方已經建立了比較密切的交流與合作關係。以教育為例,在日本的外國留學生大約60%來自中國,而日本也是在華外國留學生第二大來源國。並且雙方都在醞釀吸引更多的留學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