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用工荒 在“人口紅利”枯竭之外

http://www.CRNTT.com   2010-05-03 11:15:52  


 
               “用工荒”的轉型預警

  既然人口紅利變薄不是“用工荒”出現的主要原因,那麼深層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綜觀中國30多年的改革路程,中國先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蓬勃發展,到本世紀,因為資金流動性充裕,資本密集型企業迅速崛起,但技術密集型企業卻沒有像前兩者一樣有大的發展。而一國的經濟發展,往往要順次走過勞動力推動、資本推動、創新推動等幾個階段,創新推動和技術發展密不可分。各國的經濟發展在走到一定的階段都會面臨這個問題,日本、韓國等都曾有過類似的境況,在發展到一定階段,走上了提高技術含量轉變發展方式的道路。一些拉美國家則沒有跨過這一道坎,所以在崛起的中途停滯。

  直到現在,二三十年前發展起來的“兩來一補”的作坊式企業還大量存在,號稱“世界工廠”的中國更多的是在產業鏈低端為人作嫁,自有品牌的知名產品和中國經濟總量完全不成比例。當時很多引進外資的優惠政策,引進的都是勞動力密集型的。國內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更是盈利水平低下,如果不剝削廉價勞動力的人工成本,則毫無利潤可言。在這次的金融危機中,這類盈利水平較低的企業大批倒閉,而“用工荒”也迫使企業不得不提高用工價格。這些外力都在逼著勞動密集型企業轉型。從這種意義上,“用工荒”對中國經濟轉型是一個預警,對中國轉變發展方式是一次機遇。

  2004年出現“民工荒”,對中國經濟已經是一次預警,只是當時外部環境尚好,中國經濟也還沒有發展到不轉型將難以為繼的程度。2008年的經濟危機,使2009年成為進入新世紀後最為困難的一年,大批企業倒閉,轉型成為很多人掛在嘴邊的話。但當中國經濟開始復甦,一些企業在奄奄一息中撐過了最困難的時候,終於重新得到訂單,卻再次將轉型拋到腦後。

  “用工荒”則再次給這些企業敲響了警鐘。對於企業而言,面對“用工荒”必須提高工人工資才能招到人,為了保證利潤,勞動力成本提高了,企業唯一的選擇只能是增加產品附加值,或者增加機械操作,減少用工人數,兩者都逼迫企業技術升級,這必將逐步推動中國製造業的產業升級。從長遠看,“用工荒”的出現對企業、對區域經濟未必是件壞事。對宏觀經濟來說則更是意義重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成功轉型已成為中國經濟面臨的最重要課題。

  用工荒的大面積出現,不僅說明了人口紅利時代面臨終結,更昭示著中國粗放型經濟時代的徹底終結。中國經濟轉型已經提了很多年,從粗放型經濟向集約型經濟轉變已經成了寫在課本上學生耳熟能詳的口號,但這麼多年,也幾乎僅僅止於口號。金融危機、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經濟自身發展的規律等等,所有這些,都已經在逼迫中國經濟轉型。大面積地持續經年的“用工荒”,則可能奏響了舊經濟時代最後的休止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