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激進抗爭手法 禍及香港

http://www.CRNTT.com   2010-05-04 11:16:48  


香港暴力政治傾向越來越明顯,激進反對派難辤其咎。
  中評社香港5月4日訊/浸會大學地理系教授兼香港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周全浩今天在《文匯報》登出文章“激進抗爭手法禍及香港”。作者表示:若“激進手段成香港主流,絕非香港之福。某些主流中文傳媒若隱若現地支持此種激烈抗爭,值得關注,此輩唯恐香港不亂,昭然若揭”文章內容如下:

  過去兩年,社會上遊行抗爭的活動較以往激烈。自○八年,港大女生於奧運聖火傳遞活動期間高舉雪山獅子旗;今年反高鐵示威者包圍立法會,最後演變成更激烈的衝突,企圖衝過警方鐵馬進入議事廳;最近,城市論壇亦曾多次發生觀眾干擾嘉賓發言事件。可見,“台灣民進黨式”的抗爭手法已引進香港,觸動一群八十後的激進政治行為,此舉不利香港的長遠發展,筆者玆撰文分析此現象。

      “民進黨式”抗爭手法移植香港

  為杜絕異己,罔顧事實辱罵對方,使其知難而退,是古今中外政治鬥爭中的一種恐怖手段。近年此等卑污手段開始在香港蔓延。一如反高鐵事件中,示威者對功能組別議員和個別親建制人士高聲謾罵。最近,作為開放平台予公眾理性討論社會時事的城市論壇亦不能倖免,一班“維園阿哥”在台下頻頻鼓噪、喝倒彩、甚至以粗言穢語打斷台上嘉賓的發言。不單如此,若有人在報章上發表的文章不符合其觀點,亦會在網上組織起來群起而攻,以粗言穢語羞辱對方,行為卑劣。

  這些人表面上高舉爭取正義及民主旗幟,可惜用的卻是暴民手段。香港真正的“民主派”應該嚴肅地想想是否值得與這些暴民做“同路人”,他們這樣做對民主運動和其黨派的發展有何好處?相信傳統的“民主派”亦不想被指與這些暴徒聯群結黨,除非兩者均屬同一鼻孔出氣,則作別論。

  客觀的事實是,上述激進的暴民行徑,有違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原則,對推行合理政策亦毫無幫助。相反,不同聲音的存在更有利於社會從多角度理性討論。

  另外,筆者留意到,近年有某些勢力大力打壓異己傳媒的言論,例如亞視曾被某立法會議員嘲諷為“中央第×台”,無疑使公眾對它的印象產生負面影響。又一明顯的例子是去年“六四”二十周年時,港台和商台的主持人在節目中為紀念活動造勢,公開呼籲市民參與當晚的集會。相反,無線以較低調的手法處理該事件,結果,遭網民及一些傳媒抨擊其態度“事事旦旦”。筆者感到奇怪的是,除非港台及商台的主持人自命為上帝,認為自己的想法一定正確,否則他們在節目中如此大肆鼓吹某種做法,是否有公器私用之嫌?

               宣揚洋奴思想阻礙兩地融合

  《南華早報》是香港少數較持平的報章,不論對香港、中國以及西方世只的社會時事都有正反兩面的分析,較為客觀,不同於部分中文傳媒只集中揭露香港和中國社會的陰暗面,鮮有正面的報道;而對西方的一套則推崇備至,負面報道稀少。南華早報近日亦成為一些中文傳媒的攻擊對象。早陣子,南華早報因人為失誤將胡錦濤和胡佳的中文譯名弄錯刊登,由於事件較為敏感,故有關方面決定收回當日報紙;一些中文主流報章趁機大肆報道,暗示該報水準不足,亦有批評其專欄無新意及新聞分析欠妥善者。

  綜合而言,有些人“天天談民主,日日講人權”,他們在“知識分子報”和面世以來自命為“民主鬥士”的報章中滿佈喉舌,另在電子傳媒中佔有相當的發言陣地,長期散播民族自卑的意識,其中以“才子”表現最為賣力。他們希望在文化思想等的軟性層面下功夫,每天揭露香港和中國社會的陰暗面,盲目推崇西方大國的價值觀,間接宣揚洋奴思想。此種行徑符合西方大國的利益,目的是要遏制香港融入中國的母體。

  若任由以上現象發展,激進手段成香港主流,絕非香港之福。某些主流中文傳媒若隱若現地支持此種激烈抗爭,值得關注,此輩唯恐香港不亂,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