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世界經濟走出危機陰影究竟靠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0-11-14 08:53:17  


當前國際金融市場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貨真價實的“硬”財富與“軟”貨幣價值之間出現了偏離和失衡。
  中評社北京11月14日訊/從長遠來看,當前國際金融市場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國際收支失衡,而是全球創造的貨真價實的“硬”財富與促進經濟發展的“軟”貨幣價值之間出現了巨大的偏離和失衡。文匯報發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文章表示,鑒於美國實際上已經推諉了將美元作為國際貨幣“錨”的責任,所以應在國際合作的框架下迅速建立和完善一種新的模式,使承擔“貨幣錨”的少數發達國家及“錨住”國際貨幣的其他國家能夠雙贏。

  警惕金價狂飆背後的“財富陷阱”

  文章認為,儘管金價一直在狂飆,但終究不可能成為最搶手的投資品。其理由是:首先,世界經濟並沒有出現全面衰退的局面,資金扶持經濟增長的空間依然很大。其次,戰爭的可能性很小,極端避險的行為不會持續。第三,黃金消費的市場動力主要來自當下某些悲觀的預期,比如通脹預期、經濟低迷預期等;只要這些預期發生變化,現在的金價泡沫就會立刻破裂。第四,我們不能排除黃金儲備國有意抬高金價的可能性——他們以此吸納來自新興市場的大量狂熱的資金,當黃金價格達到“理想的高位”時賣出,然後等到“理想的低位”時回購。從以往的經驗教訓看,這類“賺大錢”的方式,最容易在瘋狂的市場上得手。

  金本位“解體”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現在提出“回歸”,不具備可行性,因為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可能形成“世界的合力”。退一萬步說,如果有人想彌補金本位的缺陷,提議紙幣和黃金採取鬆散的綁定機制,即兩者共存,那麼,一定會出現歷史上已得到驗證的情況:劣幣驅逐良幣,而且在兩者之間尋求價差的套利行為會風起雲湧,最終還是將演變到現在的“信用本位”。一句話,“回覆”金本位比讓全球一起步入“低碳經濟”新時代還要難100倍。但不可否認的是,黃金狂漲確實是因為世界經濟的“貨幣錨”在金融危機爆發後被美國無情地拔掉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