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就業出現的新跡象新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4-12-09 09:02:10  


  中評社北京12月9日訊/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7.4%,創1990年經濟增長3.8%以來最低。但1~8月份,全國新增就業人口970萬人,占全年目標的97%,經濟增速與就業增長背離。城鎮調查失業率呈下降趨勢,其中今年3、4、5月的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17%、5.15%、5.07%。

  經濟增速與就業增長背離的原因

  學習時報發表上海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教授陳勇鳴分析,中國出現經濟增速與就業背離新跡象的直接原因是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釋放的改革紅利,加之今年3月1日起,全國實施新的商事登記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創業門檻大大降低。1—8月份,新註冊市場主體超800萬家,帶動上千萬人就業。就新註冊企業數而言,自商事登記制度改革開始到現在不過半年時間,同比增幅近60%。

  經濟增速與就業背離的深層次原因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人口紅利的逐步淡出。今年新增就業1000萬的目標主要靠第三產業實現。實際上,去年已經出現就業與經濟增速背離的現象。2013年經濟增速7.7%,新增就業1300萬,即每一個經濟增長點帶動168萬個新增就業。按此推算,今年要實現1000萬就業崗位,只需 6%的經濟增長即可實現。李克強總理指出,過去中國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就會拉動大約100萬人就業。經過這幾年經濟結構的調整,尤其是隨著服務業的加快發展,目前大概GDP增長1個百分點,能夠拉動130萬甚至150萬人就業。第三產業的就業促進效應遠超第二產業。然而,第三產業勞動生產率不如第二產業,發展第三產業,不是在第二產業萎縮基礎上,而是要求工業增加值維持在一定的水平。現在工業增加值增速低於GDP增速,8月份規模工業增加值只有6.9%,說明該行業在萎縮。同時,要防止中國人口紅利的過快淡出。統計數據表明,中國勞動力數量的絕對值在下降。2010年15~59歲的勞動力93961萬人,到2013年下降到93500萬人。中國人口的劉易斯拐點已經到來。2003年以前中國勞動力絕對過剩,企業不用加工資,勞動力無限供給。2003年到2010年,中國勞動力進入相對過剩,企業工資不增加,勞動力就穩不住,2010年以後,不管企業漲不漲工資,勞動力絕對值下降。到2015年15~64歲的勞動力也開始下降。有人認為,中國勞動力基數大,絕對值下降並不影響企業用工,實際不然。中國就業已呈現嚴重的結構性問題。

  就業出現的新現象

  文章指出,目前中國就業出現的新問題主要有:一是農民工找工作容易,大學生就業難。今年高校畢業生達到727萬,創歷史新高。二是青年人就業容易,中年人就業難。三是東部大城市找工作容易,中西部小城鎮難。中國就業出現的新問題是由中國經濟結構、人口結構和區域發展結構失衡造成的。從經濟結構看,中國經濟增長主要靠投資,消費貢獻不夠。投資三大領域,基礎設施、房地產需要多少大學生。工業投資,大部分企業主要不是在兩頭,即搞研發、設計、品牌、網絡、營銷、管理、市場和價值鏈,而是大量引進流水線,追求成本最低,流水線上需要幾個大學生。從人口結構看,中國青年勞動力逐年減少已是客觀事實。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11年1月的數據,2010—2030年全世界年輕適齡(15~29歲)工作人口預計增長超過7000萬,中國減少1個億,2010—2030年全世界50~64歲人口的預計增長4.31億,中國增加9500萬。“六普”發現中國人口大量集中在40~44歲和20~24歲這兩個年齡段,20歲以下人口迅速減少。今後10多年,產業結構調整如不到位,中年人就業將會變得更加困難。從區域發展結構看,由於沿海大城市集中過多的經濟發展資源,導致大量流動人口湧向沿海大城市,大城市資源環境壓力劇增,生活成本上升。中西部地區特別是欠發達地區人口過多流失,造成服務業難以集聚,工作崗位減少。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