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吳伯雄:一個臺灣政治家和他的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09-02-08 09:07:46  


 
  幾年前,他去廈門參加臺灣農產品推介會,在會上一張口就語出驚人:“40多年前,我就在這附近。”——那時的他正好在金門服役,手中的幾個炮口就對著對岸的廈門。

  1968年,臺灣選舉條例改變,規定“省議員”要高中以上學歷。這給了29歲的吳伯雄一個參政的機會。

  在家人的鼓勵下,吳參選桃園縣第四屆“省議員”。憑藉雄厚的家族實力,他順利當選,正式進入政壇,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省議員”。

  1972年,33歲的吳伯雄當選桃園縣長,是當時最年輕的縣市長。此時,他的父親結束縣長一職剛兩屆。

  吳伯雄開過一個玩笑:“我母親是最有福氣的,因為她跟三個縣長睡過覺。”——“我的母親林訪蘭,她的丈夫吳鴻麟與兒子吳伯雄前後擔任過桃園縣縣長。我母親的大哥叫林為恭,曾任苗栗縣縣長,他們兄妹是我外祖母床上帶大的。你們看,我母親不是跟三個縣長睡過覺嗎?”

  那時吳伯雄的最大希望是要擺脫“吳鴻麟兒子”的標籤,因為父親做醫生時對窮人免費看病,很多鄉親都是感恩于他的父親才投票給他。

  他一定能理解立志從政的兒子們的想法——今天,他的兩個兒子也希望擺脫“吳伯雄兒子”的標籤。

  縣長任內,吳伯雄出手不凡,尤其在工業發展和交通建設方面。中壢工業園區就在他的任內完成,桃園國際機場征地1000多公頃,他也能推動完成。

  不過吳也坦承,在今天的民主時代,再想要徵用那麼多公頃的土地,簡直是不可想像的。

  1994,天王山之戰
  
  世家子弟出身的吳並不缺少務實的政治才幹:當時的“省主席”謝東閔因為工作經常要從臺北跑到台中,吳伯雄就利用自己同學當列車長、站長的優勢,一旦有事彙報,就讓同學安排謝東閔隔壁的位子。就這樣,他可以在桃園站上、中壢站下,如果事情多一點,就新竹站下,談公事直到謝點頭為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給上級首長留下了“能員”的印象。

  這時的臺灣政壇也在發生著變化。大權在握的蔣經國大力推行本土化政策,提拔年輕有為的台籍人士進入政壇。

  蔣經國計畫培養吳伯雄為財經官員。1976年,吳伯雄出任最大的省營事業公賣局局長,同年11月,當選為國民黨第11屆中央委員,開始了他政治上的飛黃騰達。

  公賣局雖然是一個官辦機構,但也是當時臺灣政府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營煙酒。

  學工商管理出身的吳伯雄在公賣局大膽實行改革,用市場的觀念來營運煙酒事業,還把很多酒廠從市區遷出,更大膽地改變公賣銷售模式,不惜得罪相關人士。

  公賣工作也鍛煉了吳的國際視野,比如公賣局要大量購買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煙草,因為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赫爾姆斯(注:美國著名保守派,曾因對台軍售和李肇星打過筆仗)的選區就在北卡。

  4年後,吳伯雄因“公賣局假酒案”提出辭職,儘管受到“省主席”林洋港與蔣經國的挽留,但還是堅決回到家鄉任新竹中小企業銀行董事長。

  吳伯雄說這是他最開心的一段日子,事情不多而口袋裏的錢很多。

  兩年後,蔣經國在“總統府”找他聊天:“可以了吧!玩夠了吧!年紀輕輕的,不要做生意了!”

  蔣經國的一句話讓吳走進了國民黨中央,接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主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