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吳伯雄:一個臺灣政治家和他的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09-02-08 09:07:46  


 
  兩年後吳擔任“行政院”的“內政部長”,1986年3月國民黨十二屆三中全會上,吳進入國民黨決策核心,任中常委。

  這時的“內政部”是首席部會,而且正逢蔣經國推動民主化時期。開放集會遊行、開放到大陸探親、開放組黨、通過《國家安全法》、取消回台黑名單一系列民主化舉動,吳伯雄都有參與其中。

  早幾年吳伯雄要到香港去還被拒絕,因為香港方面認為“內政部長”是特務頭子。吳伯雄碰到前特首董建華後感慨:“你們香港人應該對我很熟悉才對啊,香港入台的證件都有我的簽署,我讓上百萬人次的香港人到臺灣,為什麼我自己卻不能到香港去?”

  正在他平步青雲、扶搖直上之時,1988年7月,吳伯雄卻從“內政部長”調任臺北市市長。“行政院院長”俞國華安慰下屬時說“這是李登輝‘總統’的意思”。

  在市長任內,吳在政績上有著不錯的表現,進一步奠定了政治人脈關係。

  從他的身上,不難看出一個臺灣政治人物發跡的諸多要素:家族是桃園望族;從民意代表到“部會首長”再到黨務高層,政治歷練完整;加之身為本土客家人,還兼任臺灣最大佛教社團——佛光山的會長。

  以這樣的經歷和身份,再配以豪爽、善交朋友的性格,也許就能理解為什麼只有他能主持國民黨大局了。

  1994,天王山之戰

  當了兩年臺北市長後,吳伯雄又重新接任“內政部長”。這時候的他已經在臺灣政壇積累了豐富的人脈,吳的目光開始投向1994年舉行的臺灣“省長”選舉。這也是首次民選臺灣“省長”一職。在此之前,他曾經爭取過“省主席”(最後一任官派),卻被李登輝調劑給了宋楚瑜。

  1993年8月國民黨十四大上,吳以第一高票當選中央委員,可見其在黨內的聲望;同時在多次民意測驗中,吳伯雄均受好評。

  選“省長”首先面臨黨內提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吳伯雄毫不掩飾地說:“到目前為止,民選‘省長’絕對是我唯一的選擇。”

  此時的宋楚瑜也公開表示要競選民選“省長”,而且精心佈局打造陣勢。面對強敵,吳伯雄喊出“上山下海,就算只剩阿里山,也要選到底”的豪言,並針對李登輝明顯偏向宋楚瑜的佈局,頑強地聲明:“不要還沒開運動會,頒獎典禮就先舉行了。”

  身為“總統”和党主席的李登輝最終還是做出了“棄吳保宋”的決定,並且找到吳伯雄的父親勸他退選,並向吳的父親允諾:“伯雄就交給我好了。”

  外界這時也有一種說法:李登輝用徹查吳伯雄家族產業相威脅,逼迫吳伯雄父親勸退兒子競選。

  師父星雲大師也告誡他:“退一步海闊天空,人生何必過得這麼苦,本來圈子就這麼大,你自己劃一個小圈圈,把自己蹲在那裏幹什麼呢?”

  最終,吳伯雄選擇了放棄,宋楚瑜隔日即到“內政部”感謝,吳伯雄大方接待,陪著宋楚瑜在“內政部”拜票,還說:“我今天心情好極了,真是退一步海闊天空。”

  世事難料,宋楚瑜當選“省長”後3年,李登輝“凍省”的舉動,使宋的政治生命大受打擊,而代表“總統府”撫慰宋楚瑜的人就是吳伯雄。

  為安慰吳伯雄,李登輝於同年底任命他為“總統府秘書長”。1996年6月,吳伯雄出任國民黨中央秘書長,成為黨內大佬級人物。2000年出任國民黨副主席,2005年國民黨党主席直選,馬英九當選,請吳伯雄任第一副主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