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東亞共同體:絕不應由美國主導

http://www.CRNTT.com   2010-03-15 08:29:09  


2009年10月10日下午,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出席第二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的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會談。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訊/一個遼闊的東亞自由貿易圈或東亞經濟共同體呼之欲出,美國必須是核心成員嗎?這是人們目前最為關心、也是最擔心的問題;“東亞共同體”,顧名思義,是東亞地區國家的共同體,豈能由大洋彼岸的美國來“主導”?《時代周報》日前刊載王嵎生文章《東亞共同體:絕不應由美國主導》,內容如下:

  去年9月日本政權更迭後,新首相鳩山由紀夫在外交上打出的第一張“變革牌”,就是在聯合國大會宣稱,日本要努力推動構建“東亞共同體”,强調日本“不能忘記自己的身份”,即日本“是一個位於亞洲的國家”,“必須把日益顯出生機活力的東亞地區確定為日本的基本生存空間”。

  東亞共同體這一東亞合作和發展所需要的“關鍵詞”,人們並不生疏。早在1990年,時任馬來西亞總理的馬哈蒂爾就曾提出過成立“東亞經濟核心組織”(EAEC)的建議,雖然由於美國的反對以及日本和韓國的退縮而悄然“流產”,但其影響仍然持續在東亞乃至整個亞洲徘徊,實際上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東亞國家都在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對它有朝一日重新誕生而作出奉獻。

  21世紀之初,日本前首相小泉也曾提出過建立東亞共同體的主張,但由於他親美色彩太濃,冷戰思維太重,東亞國家幾乎無人答理,連曇花一現的聲譽也沒能得到。現在鳩山提出這一主張,立足點顯然已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時代變遷的步伐,也反映了日本重新國際定位的某種需要,在國際上引起了普遍關注;當然,也引起了美國的不安,以及日本一些右翼的不滿和擔心。

  少數冷戰思維嚴重的媒體(如日本的《產經新聞》)警告說,一個“不包括美國的共同體是危險的”,認為“日本要在亞洲外交發揮領導力量的大前提是,必須通過日美同盟的互動與協力”,要求日本首相和外相將此“銘刻于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