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吉爾吉斯之亂症結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0-04-16 09:25:44  


4月8日,吉臨時政府領導人奧通巴耶娃,副總理傑克巴耶夫,副總理薩裡耶夫和國防部長伊薩科夫(左起)在首都比什凱克舉行新聞發布會。
  中評社北京4月16日訊/自7日發生大規模騷亂後,吉爾吉斯斯坦以火箭速度完成吉國又一次政權更替。由於巴基耶夫在5年前經由美國幫助上台,此次騷亂一度被解讀為美國的中亞民主試驗潰敗,繼烏克蘭之後,俄羅斯觸角再度重回獨聯體國家。然而,美俄之爭雖奪人眼球,卻非吉爾吉斯斯坦此次政變的症結所在。《21世紀經濟報》道昨天登載李景的評論文章“吉爾吉斯之亂症結所在”指出,腐敗才是巴基耶夫垮台的關鍵。詳細內容如下:

   2010年4月13日,吉爾吉斯斯坦臨時政府宣布剝奪巴基耶夫的總統豁免權。

  14日,巴基耶夫向媒體表示,由於反對派組建的“臨時政府”無法保證其人身安全,他拒絕回到首都比什凱克進行談判。

  但美俄已先後宣布支持吉臨時政府,使得吉爾吉斯斯坦此次政變局勢趨為明朗。獨立俄羅斯觀察人士方亮表示,只要吉南部伊斯蘭勢力不介入,巴基耶夫下台基本已成定局,吉爾吉斯斯坦分裂可能性較小。

   自7日發生大規模騷亂後,吉爾吉斯斯坦以火箭速度完成吉國又一次政權更替。由於巴基耶夫在5年前經由美國幫助上台,此次騷亂一度被解讀為美國的中亞民主試驗潰敗,繼烏克蘭之後,俄羅斯觸角再度重回獨聯體國家。

  美俄兩國借吉爾吉斯斯坦在中亞地區角力之際,原北京大學亞非研究所教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亞非發展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安維華對本報發表看法,認為吉爾吉斯斯坦此次政變與顔色革命和政體之爭關係不大,美俄在其中的作用有限。

  安維華說,吉爾吉斯斯坦連番動蕩,執政者應從中獲得的啟示是,“誰能讓他們(指吉爾吉斯斯坦民眾)有飯吃,誰能讓他們生活過得去,誰就能掌權。”

  美俄各謀其是

  此次政變中被趕下台的吉爾吉斯斯坦總統巴基耶夫,在2005年靠整合南方各勢力並獲得美國幫助,借由“鬱金香革命”上台,成為中亞的民主政體試驗田,甚至一度號稱“中亞的瑞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