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人的反思剝皮剔骨

http://www.CRNTT.com   2010-07-15 15:11:26  


 
             不同黨派智囊異口同聲

  無論是布熱津斯基(以下簡稱“布氏”)還是斯考克羅夫特(以下簡稱“斯氏”),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即認為美國對外政策的錯誤並不是自今日始,而應追溯到冷戰結束。在他們看來,自那時起,美國在處理國際問題上就一錯再錯,以至陷入了今天的惡性循環。

  正是基於這種評估,兩位不同黨派的智囊會異口同聲指出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是“一個錯誤”。這種軍事冒險“基於錯誤的信息和錯誤的判斷”(布氏語)。接下來的攻打薩達姆,是由於指責他支持本?拉登。“可這種指責在我聽來,完全是杜撰和臆想(斯氏語)”。

  不過,讓我最感興趣的,還是這些美國智囊與精英在對華政策上的冷靜思考。針對一些政客與媒體不斷製造的“中國威脅論”。斯氏說,漢族歷來沒有過度的侵略性,“中國最不可能發生的情況,就是對外侵略”。布氏則認為,美國與中國是商業對手,但這與毫無顧忌的帝國的軍事競爭“絕不是一回事”。他說:“世界上最偉大的歷史和文化之一就是中國。”“這是一種不接受恐嚇與說教的文明。”因此,與中國打交道,首先要尊重,如果傲慢,“只會自取其辱”。

  那麼,是什麼造成了美國內外政策的嚴重失誤與接二連三的錯誤呢?前面提到那些著作的作者們一致認為是由於政策環境不好,具體說來就是美國國民的素質出了大問題,是美國人自身的無知造成了這種虛幻。斯氏說,許多美國人一輩子沒有接觸過一個外國人,一輩子都沒有接觸過一個與美國人想法不一樣的人。因此,對外部世界在全球化潮流中的巨大變化與美國遇到的各種機遇與挑戰簡直就是“一頭霧水”。布氏則用一句“狠”話做了高度概括─“我們差不多是世界上最具有全球性的國家,但是,我們卻擁有全球視野最狹隘的公眾”!

               不留情批評覆蓋各方面

  除了上述這些之外,尖銳的、不留情面的批評幾乎覆蓋到了美國社會生活與國際關係的所有方面:醫療、教育、環保、社會保障、創新能力、社會公正、生活方式以及與歐盟、俄羅斯、印度、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國的國家關係等等。他們的這些見解和提法都是在以往任何一屆美國政府的國情咨文中所難以看到的。有些話不說振聾發聵,至少也是對當權者與公眾敏感神經的強刺激。

  看到美國人敢於對自己國家的內外政策,做這樣剝皮剔骨式的反思,無論觀點對錯,也無論這種批判精神在國家政策中得到多大程度的實現,其精神都是可貴可鑒的。見賢思齊。經過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政府和其智庫是不是也到了需要進行真誠反思的歷史節點了呢?我相信:真正的反思是冷靜也是自信,而唯有冷靜的自信才會產生科學而惠及國家長遠利益的決策。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