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羅斯外交華麗轉身

http://www.CRNTT.com   2010-07-20 10:51:18  


 
  一切為了現代化

  俄羅斯是個世界性大國,穩定周邊也是為其大國目標服務的。金融危機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使俄羅斯領導人認識到了其經濟存在的弱點,俄需要下大力氣調整經濟結構,發展創新型經濟。2009年9月梅德韋傑夫總統在《前進!俄羅斯!》一文中提出了現代化構想,開始重啟俄羅斯的現代化進程,發展創新經濟和實現現代化是俄羅斯當前工作的重心。為此,俄專門成立了由梅德韋傑夫親自領導的現代化與技術發展委員會。梅德韋傑夫宣布,將在莫斯科郊區小城斯科爾科沃建設俄羅斯的“矽穀”——一個現代化的高技術研發和產業中心。2010年5月,俄羅斯政府又出台了更為龐大的經濟現代化創新計劃:俄羅斯將在未來3年內耗資8000億盧布,實施38個現代化創新項目,這些項目涉及節能、核技術、航天、醫療和戰略信息技術等五大領域。

  實現現代化,發展創新經濟,俄羅斯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專家預測到2013年俄羅斯需要1萬億美元來更新蘇聯時期的基礎設施,為此,俄羅斯必然處理好與歐洲和美國的關係。一向對西方強硬的普京總理,對西方的態度也開始發生變化,他不再頌揚斯大林的強國思想,承認斯大林“極權主義政權”的殘酷無情,真誠地對卡廷事件的遇難者進行悼念,甚至以單膝跪地的方式整理為這些遇難者所獻花圈的挽聯,表示希望與歐洲和美國達成貿易和貸款的協議。

  為了配合國家的現代化計劃,俄外交部專門制定了《在系統基礎上有效利用外交因素推動俄聯邦長期發展的計劃》,明確要與主要歐洲夥伴乃至歐盟建立“現代化聯盟”;利用美國的技術實力、排除美國長期以來對俄轉讓高技術的限制;與巴西、印度、中國、韓國等國結成技術夥伴或聯盟關係,旨在促進俄羅斯經濟轉型,克服技術落後的現象。

  俄羅斯經濟發展部制定了同歐盟進行合作的“現代化夥伴”計劃,歐盟向俄方提出了10條合作原則,包括法治的最高地位、建立多元化有競爭力的經濟、鞏固科研領域合作、提高直接投資、市場一體化、俄羅斯加入全球貿易體系、促進人員間聯繫等。這些原則基本被俄接受。2010年6月1日,第25次俄羅斯-歐盟峰會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啟動現代化夥伴關係倡議。建立俄羅斯與歐盟的現代化夥伴關係,將是俄歐關係未來發展的重心。

  俄羅斯同樣把發展與美國的經濟關係提到了重要地位。在俄美以往的交往中,主要集中在政治與安全領域,兩國的經貿關係很弱,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共引入2658億美元外資,而美國僅占其中的3%,2009年俄美貿易額只有160億美元。

  在6月22~25日對美國進行訪問時,梅德韋傑夫與奧巴馬談的主要話題是經濟。梅德韋傑夫首先參觀了加州的矽穀,會見了數個矽穀公司的代表,表達了俄羅斯與美國公司加強經濟合作的強烈願望。思科公司總裁向梅德韋傑夫承諾,將在未來10年投資10億美元推動俄羅斯發展創意科技產業。俄美領導人達成協議,俄方同意對美國重新開放禽肉市場;美國則支持俄羅斯在今年秋天以前解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技術性問題。奧巴馬對俄羅斯決定購買50架波音737客機表示高興,這項價值40億美元的訂單將為美國創造4.4萬個就業機會。值得注意的是,奧巴馬和梅德韋傑夫已經是第七次見面,兩人會談長達數小時,兩國元首中午竟然到華盛頓附近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縣的一家快餐廳吃漢堡,共享一份薯條,像親密的老朋友一樣無拘無束。

  俄美關係有了很大改善,在民主人權等價值觀方面雙方不再爭鬥,梅德韋傑夫極力向西方表明,俄羅斯在價值觀上與西方國家沒有實質區別。但俄美兩國在根本戰略目標上仍存在分歧。美國沒有也不可能放棄領導世界的戰略目標,其超級大國的地位在相當長時期內也不會改變;俄羅斯外交在變得溫和與靈活,但其大國戰略也未改變。俄美之間的分歧仍然存在,在出訪美國前一周,梅德韋傑夫在接受美《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表示,馬納斯空軍基地“不應該永遠存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阿富汗的行動結束後,美國應該停止使用這一基地。奧巴馬也承認美俄兩國在諸如格魯吉亞等問題上仍存分歧。

  不管怎樣,俄羅斯外交的新變化還是值得關注,俄不再鋒芒畢露,俄對西方國家的態度緩和,雙方關係的重心從政治與軍事安全轉向了務實的經濟合作,雙方的共識在增加,俄羅斯總統再次強調了國家的歐洲屬性。雖然俄美在獨聯體仍存在爭奪,但也不再針鋒相對。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