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俄羅斯對敘立場變了嗎?

http://www.CRNTT.com   2013-01-23 10:35:29  


 
  去年12月下旬,英、法和黎巴嫩均有媒體援引“消息人士”話稱,俄海軍正用軍艦悄悄將特種部隊和裝備運往敘利亞港口城市塔爾圖斯,以為巴沙爾政權撐腰;12月24日,俄國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副部長安東諾夫雖駁斥了上述傳聞,卻同時表示俄將“繼續向敘利亞提供非進攻性武器”;同一天,俄駐黎巴嫩大使亞歷山大.扎西普金聲明,俄對敘立場並未改變。

  新年伊始,俄羅斯方面又傳出消息,俄北方、太平洋、波羅的海和黑海艦隊將於1月底在地中海和黑海水域舉行聯合演習,其規模系近年來所未有,演習內容包括遠海聯合戰鬥集群組建、聯合作戰策劃和聯合行動,除了常見訓練科目外,還包括“在無設施海岸用登陸艦搭載海軍陸戰隊和空降兵”。

  這條看似“純俄羅斯內務”的新聞,也因這次演習部分海域接近敘利亞近海、演習內容中包含登陸科目、艦隊編成中包含登陸艦、陸戰隊和空降兵,以及有消息稱,部分艦艇將在演習期間和前後經停敘利亞港口,而引發前述兩類觀點持有者的關注。有趣的是,這兩類觀點持有者似乎都將這條新聞當作有利於本方的論據,認為“俄打算拋棄巴沙爾”者將之推斷為更切實的撤僑預案、甚至成案,而“俄將力挺巴沙爾”者則將之視作“武裝打氣”—儘管俄海軍發言人有言在先,這次演習系早有安排,和敘利亞局勢“完全無關”。

  爭論似曾相識 循環耐人尋味

  其實媒體也好,評論家和普通看客也罷,在具體問題的觀察上常常自覺不自覺地犯一些健忘的毛病:“拋棄說”和“力挺說”的爭論,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去年2月7日俄外長拉夫羅夫訪問敘利亞,會後傳出“俄打算以阿盟方案為基礎解決敘利亞問題”的新聞解讀,許多國際傳媒、觀察家就認為“俄風向在變”、“俄向巴沙爾施壓”;一天後拉夫羅夫在莫斯科召開發布會,表示“衝突蔓延反對派也有責任”、“必須不預設條件進行政治對話”,又被持相反立場的媒體和分析家認為“變相替巴沙爾當局辯護”。

  去年6月5日,俄副外長加季洛夫稱,解決敘利亞危機的政治方案“不一定包括阿薩德必須掌權”,這同樣被“莫斯科變臉說”支持者解讀為“重大轉變”,而幾天後俄外交部重申“反對外來干涉”、“反對預設立場”,又被“莫斯科力挺說”支持者作了相反解讀。

  甚至更高層也如此。普京也好、梅德韋傑夫也好,自敘利亞危機爆發至今,都多次發表過譴責大馬士革當局“濫施暴力”的言論,一些批評性措詞十分尖刻,普京甚至說過“沒有誰可以在台上執政一輩子”的“狠話”,但敲打一番後,不等“變臉說”支持者彈冠相慶,他們又往往立即把武裝反對派的“恐怖行為”和“外部干涉內政企圖”用同樣尖刻的語言抨擊一通,令“力挺說”支持者亢奮一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