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日本大館市堅持61年祭奠二戰死難中國人

http://www.CRNTT.com   2013-08-15 13:54:10  


大館市幾名日本婦女在“中國殉難烈士慰靈之碑”前獻上千紙鶴。
2013年6月30日的追悼大會,幾名日本年輕人在“中國殉難烈士慰靈之碑”前默哀獻花。
  中評社北京8月15日訊/在日本,有一個城市分外不同。它叫大館市,位於日本東部的秋田縣。二戰中,這個城市的軍警、市民曾經殘酷地虐殺過中國勞工。現在,這裡的人們堅持祭奠死難的中國人,反省戰爭罪孽,已經持續61年了。

  此間中國青年報日前登載紀實文章《日本大館市堅持61年祭奠二戰死難中國人》,內容如下:

  在日本,有一個城市分外不同。

  它叫大館市,位於日本東部的秋田縣。

  二戰中,這個城市的軍警、市民曾經殘酷地虐殺過中國勞工。現在,這裡的人們堅持祭奠死難的中國人,反省戰爭罪孽,已經持續61年了。

  從28年前開始,大館市成為日本全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堅持市政府出資、主辦反戰和平祭奠活動的城市。它的史册,是一部傳奇。

68年前的抗爭

  2013年6月28日,23歲的王洋洋踏上了大館市的土地。

  “我是非常堅定反日的。你看我全身上下有一件日貨嗎?”這個學舞蹈、穿著時尚的年輕人說。

  他對日本的反感和憤恨,不只來源於書本和抗戰劇。他的爺爺王振瑞,當年就差點死在大館市的花岡礦山。

  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及企業在中國華北地區抓捕中國平民及抗日力量,到日本135處企業單位,從事集中營式的殘酷勞動。

  據中國人殉難者名簿共同編制會執行委員會《劫擄中國人事件報告書》記載,日本侵略者僅從1943年4月至1945年5月,共抓捕41758名中國人。到抗戰勝利,其中9644人死亡。

  其中,被押送到花岡礦山的中國人,就有王洋洋的爺爺王振瑞,也有王紅的父親王敏。1944年農歷四月,王敏在河北省深澤縣甄家莊執行抗日任務時被捕。

  “當時日軍登記時,我父親化名張開化。因為他是共產黨員,還是游擊隊小隊長,當時已經是第二次被抓了。被捕時,他就以為腦袋要開花了,所以叫‘開化’。”王敏的女兒王紅說。

  當時,作為日本國內屈指可數的銅礦,花岡礦山在軍需產業中地位很重要。

  但花岡礦山風光背後的中國勞工則被忽略了。他們穿著單衣、草鞋,在冬天零攝氏度的河水里,做十五六個小時的苦役,吃的是只有兩個拳頭大小的橡子面窩頭。遇難勞工薛同道只因為在路上撿了一個蘋果核充饑,就被日本監工圍毆而死。

  勞工耿淳是這些中國勞工的大隊長。依據他的證詞,“糧食黑得像土,硬得像石頭,吃後人人腹痛、瀉肚,有時一天之內,竟有四五人死去。”身邊的難友經常“走著走著就倒下了”,再也沒起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