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 
紀念5.12:四川地震重災區回訪錄

http://www.CRNTT.com   2009-05-12 19:47:06  


 
  地震發生後,朱小地帶隊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配合災後臨時安置用房的規劃設計。談到他所領導的設計院一年來參與災後重建工作的感受,朱小地說,經過實地探訪,建築師們深刻地感受到災害隨時可能發生,國家和相關設計機構必須加大對建築抗震、防災減災、高新技術等基礎性研究工作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建築師們則應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進行方案設計,要把自己的職業優勢融入到社會需要中去,這當中,國有企業更要擔負起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中小學校建築設計規範》修訂內情

  在汶川地震倒塌的房屋中,校舍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致使在校上課的學生傷亡慘重。四川省教育廳廳長塗文濤5月7日在發布會上說,經過學校和教育部門核對,“5.12”地震中四川省遇難和失蹤的學生共計5335名。

  有關部門經過調研指出:一方面地震發生時正值學生在校上課時間,加大了房屋的承重負荷,導致傷亡過重過大。更重要的是,倒塌的房屋大多修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受當時設計、建設能力的局限,房屋跨度間距較大,樓層較高,防震能力較差。此外,由於資金來源不同,學校房屋的修建質量和驗收標準參差不齊,防震能力也有所不同。

  據了解,我國1987年編制的《中小學校建築設計規範》(下稱規範)至今已沿用了20多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我國教育體制在諸多方面的調整和改變,原有的規範標準已開始顯露出一些不適應。2007年該規範的修編工作被正式列入工作日程,僅僅幾個月後汶川地震便發生了。

  突如其來的災難亟待一份新規範作為重建工作的指導標準。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修編工作已進行了十幾輪的修正和意見徵詢,建築師黃匯是規範修訂工作的第一主編,她也曾是1987年首次頒布這一規範時的五位主編之一。

  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採訪時,黃匯首先強調的就是“建築師要在防災方面領銜”。她說國家編制《建築抗震設計規範》之所以要請建築師參與,是因為這其中有1/3的內容是寫給建築師看的。作為一名建築師必須要在設計過程中提高抗震的意識,因為一旦設計方案不符合結構安全,往往就要花費成倍的資金去彌補。此次修編的規範增加了結構部分的內容,同時也加強了對防災、避難、疏散等方面的要求。各個專業的設計師、工程師都應將防災問題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特別是建築設計專業,它作為整個建築的主導專業要對建築設計進行總體把控。

  據了解,為了給規範的修編工作積累素材,編制組曾分赴國內各省區市選取典型的學校作調研,2008年9月和10月還專門赴日本和我國台灣針對中小學建築和災後重建,特別是對抗震避災等問題作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之所以選擇日本和我國台灣是因為它們近期分別發生過“阪神地震”和“9.21地震”,雖然傷亡率遠沒有汶川地震高,卻分別用了10年和8年進行災後重建,並通過總結經驗教訓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法規和技術措施。

  考察中,建築師們了解到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中約有80%的幸存者是因為周圍有學校躲避而幸免於難,而汶川地震則因為大批學校的倒塌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這兩組形成鮮明對比的實例給在場建築師們的內心帶來了巨大衝擊,強烈意識到必須把安全放在新規範要求的首位。

  截至2009年4月,規範已經進行到了第十一稿,並在建築界和教育界廣泛徵詢了意見,編委們希望5月份能把規範在網上進行公示,以獲取更多有益的意見,加快工作的進度,因為新規範越早出台就越有利於保證正在建設的那些學校的設計和施工質量,如果沿用20年前的規範,就將導致剛建完的學校就成為不合格品。

  為避免出現這一問題,規範完成修編之前,已由教育部牽頭,以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為主編單位,並與教育部直屬的幾所高校共同合作,針對這次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編制了《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學校規劃建築設計導則》,黃匯應邀作為評審為該導則的編制提供了許多關於中小學建築的資料和建設性意見。這份率先出台的導則對災後中小學重建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