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經濟:小修小補無益

http://www.CRNTT.com   2012-06-08 11:12:13  


 
  ■ 投資不可能重啟增長
 
  浙江高利貸泡沫的破裂,推動中央政府開啟了一系列改革,以規範非正式借貸市場,降低私有資本進入小銀行的障礙。
 
  然而,這些措施並不會改變中國政府對金融系統的控制,也不會解決浙江的融資困難問題,反而錯誤地傳達了一種印象,即浙江的問題某種程度上是由於金融系統的不完善造成的,依靠金融改革就能解決問題。儘管從長期來看改革是件好事,但它在短期內掩蓋了實質問題,給一些陷於困境的中小企業帶來了錯誤的希望。
 
  浙江的問題在於其商業模式,各個行業的企業都在借錢來進行土地、股票、商品、名酒和現代藝術等方面的投機。由於資產價格下跌,它們破產了。它們從哪裡以何種方式借錢都不重要。政府的職責就是執行債務合同,清算債務人資產以償還債權人債務。
 
  像小額貸款公司這樣的新型融資平台,可能會通過從銀行貸款或募集存款來支持投機者持有庫存。我懷疑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急於支持改革的原因。倘若果真如此,金融改革就只是放緩了泡沫破裂的過程。
 
  政府正在加快一些投資項目。然而,中央政府必須為這些項目找到新的融資渠道。地方政府的信貸杠杆已經山窮水盡。只有資金到位,政府投資才能有效支持經濟,為經濟下行保底。
 
  儘管投資加速可以緩衝經濟下滑,但是,這並不能重啟像2009年至2010年那樣的強勁增長,原因有三。首先,基數過高,中國已經投資過度,在如此高的基礎上繼續追加投資,很難再達到一個新高度。其次,在可預見的未來,出口很可能將會疲軟,2009年至2010年的出口恢復,為投資熱潮提供了資金,沒有強勁的出口,過多的借貸只會導致貨幣貶值。再次,投資推動的乘數效應可能很低,很可能不到一,也就是說投入1元,最後產出不足一塊錢。中國面臨勞動力短缺問題,投資成本過高,並且仍在增長。因此,不可能以投資推動經濟增長,開啟一個良性周期。

  ■ 只有改革才能繁榮
 
  中國家庭部門在經濟中的比重不足。勸說家庭部門減少儲蓄、擴大支出,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宣傳戰。這種勸說本身就是誤導。
 
  家庭部門的可支配收入過低,只占GDP的43%,原因在於大多數一二線城市房價、教育成本、醫療成本過高,約為家庭收入的20倍。現在通脹已經侵蝕了實際購買力。家庭部門沒有足夠的收入來支撐消費。
 
  由於家庭部門在經濟中的比重不足,因而給予其更多可支配收入或購買力的政策將會非常有效。我曾經建議過立即減稅一萬億元人民幣。政府應採取這一政策避免經濟進一步下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